7月22日,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老年全周期康复技术体系与信息化管理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医院康复医学科贾杰教授将“脑卒中认知功能全周期康复示范基地(厦门基地)”和“冠心病全周期康复示范基地(厦门基地)两医院。这标志着我院认知康复及心脏康复正式纳入到了这个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
医院裴晓华院长出席授牌仪式,裴院长表示,感谢贾杰教授对医院康复科的认可,医院将以全国基地建设为契机,以康复科为牵头科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科及其他相关科室一起配合,做好医院脑卒中后认知康复和心脏康复的规范流程,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打造有厦门特色的中医康复模板。未来,我们还将在康复科研上加大投入,从科研角度上阐明中医康复的作用机制。
脑卒中认知功能全周期康复示范基地(厦门基地)授牌
冠心病全周期康复示范基地(厦门基地)授牌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且发病率以每年8.3%的速度逐年增长脑卒中后,高达64%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1/3会发展为明显的痴呆血管性痴呆已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导致老年期痴呆的第二大病因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生活方式的改变、干预卒中发生的原因、认知康复是其防治三大基石。10余年认知康复知识积累医院康复科早在10年前就开始认知康复的知识积累。先后派医生前往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医院、广州医院进修学习。我科在年厦门市痴呆病例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入围省赛。年,我科在院领导的支持下,高位嫁接医院康复医学科,在贾杰教授的指导下,我们率先在我市开设认知康复专病门诊。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联合护理衔接方式,针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患者制定个体化认知康复训练计划,在提升认知,运动,日常生活能力的同时,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今年6月份,贾杰教授莅临我基地,部署全国示范基地建设内容,包括入院患者的认知筛查,认知康复处方的设计,融入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康复特色操作规范等。
医院康复科认知康复门诊开展项目:一、认知功能筛查
对不同认知水平的人群提供全周期认知筛查。
二、认知障碍评定
对患者进行全套认知域测试,评定后明确认知域障碍、损害程度,进行特异性检查,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随访再次评估。诊治疾病范围包括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认知障碍、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痴呆、正常压力性脑积水以及其他疾病如颅脑损伤、感染、免疫、肿瘤、中毒和代谢性疾病等引起的痴呆等。
三、认知障碍康复
1常用认知康复训练
1.1记忆障碍康复
⑴内辅助:调动自身因素以损害较轻或正常的功能代替损伤的功能,包括复述、视意象、PQRST记忆法等。
⑵外辅助:借助于他人或它物来帮助记忆缺陷者,如图片、数字记忆训练等。
⑶环境调整:环境尽量简化,用醒目标志提醒患者等。
1.2注意障碍康复
⑴基本技能训练:反应时训练,注意的稳定性、选择性、转移性以及分配性训练。
⑵内辅助训练:调动自身因素。
⑶适应性调整:作业调整、环境调整。
1.3知觉障碍康复
视觉空间认知障碍训练、单侧忽略训练、失用症训练、失认训练等。
1.4计算力障碍康复
1.5思维障碍康复
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等。
2经颅磁刺激技术
3计算机辅助技术
4针灸治疗
结合中医头皮针刺,头针电刺激下进行康复训练。
5药物治疗
四、认知康复特色中医护理
1头部循经梳刮:以刮痧板循头部督脉之神庭至哑门,膀胱经之眉冲至天柱,胆经之阳白至风池,进行梳刮,每条经络10次。
2耳穴贴敷治疗:以王不留行籽于相应耳穴,如心、肝、肾、枕、脑点、神门、肾上腺等穴进行贴敷,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贴敷后教会患者及家属揉按法:轻轻揉按3-5分钟,每日按压3-4次。隔3-5天换另一侧贴敷相应学位,两组穴位交替贴压,达到醒脑开窍的作用。
3浅针刺激:以浅针于督脉经穴——水沟,印堂,神庭,上星,百会等施针刺激,每穴连续6次。
五、随访宣教
对认知障碍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干预,认知障碍患者的居家照护指导,对照顾者进行教育。
↓↓↓
认知康复门诊门诊地点:
医院南区1楼认知门诊
门诊时间:
周二08:00-12:00庄璇主治医师林荟专科护士
周四08:00-12:00李相良主治医师林荟专科护士
-
医院心血管科医院心血管科是“厦门医学院士指导中心”-“陈可冀院士指导平台”牵头单位的直接对接科室,“厦门市医学优势亚专科建设项目--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的单位,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分会主委单位,是“厦门市胸痛救治协同平台”主要合作单位。心血管科实行“双主任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医院吴永健教授为心血管科特聘主任(双主任制)负责学科发展。设有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介入导管室、心功能室、心脏康复室、院士专家工作室、高血压研究室等。心血管科学科定位是以现代医学(西医)为重要支撑和保障,在此基础上突出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发展之路。因此,科室综合发展心脏重症、心脏介入,大力开展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并将心脏康复作为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融合东西方医学优势,建设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新医学模式,是福建省内最早开展心脏康复的单位,并努力推动心脏康复进社区,实现心血管疾病防、治、康、养一体化管理。
医院心血管科发挥中医药特色,打造心脏康复“4S”店,对心脏病术后患者进行全面关爱服务。以往多认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及慢性心衰患者应尽量避免参加运动,限制体力活动,多休息,这种观念近年来逐渐改变,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运动康复治疗能改善上述这些患者的运动耐量。康复训练可促使患者尽快康复,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而且,中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会根据每一个前来进行康复的患者具体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运动康复方案,在每次的康复锻炼中,采用国际上公认最为精确的“心肺运动试验”为评估标准,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既有精确的数字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当患者出院前,也会再制定一份运动“处方”,要求患者定期回访,医院延伸到家中,成为一个习惯而不是一个负担。
另外还有很多心脏病患者做完支架、搭桥,出院后得不到专业化的康复指导,可能导致疾病复发再次入院。对此,医院心血管科率先对心脏康复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运营管理进行积极探索,打造心脏康复中心,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化疾病管理指导与服务,通过系统化的康复流程,打造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4S店促进患者充分配康复治疗措施,让患者早日重返社会,重返工作岗位。
目前,国内心脏康复专家已有共识,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理加用中医药,不仅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活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甚至可能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除了中医药外,中医院心血管科心脏康复中心还引入易筋经、八段锦等中国特色的运动疗法,对患者起到精神调适、修身养性的作用。再配合针灸、推拿、中医理疗、穴位贴敷(三伏贴)等中医特色疗法,加快患者全身心的整体康复。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传统的康复养生方法为指导,既注重形体功能训练,又注重内脏经络气血功能调理,更重要的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xszl/8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