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陈淡宁匠人:黄才良,浙江宁海人匠作:泥金彩漆创作材料:生漆和金箔创作工具:刻刀、发刷、笔创作时间:小件几天,大件长达半年泥金彩漆,是一种结合了泥金工艺和彩漆工艺的漆器工艺。这项技艺的故事,还要从大名鼎鼎的十里红妆讲起。十里红妆,是旧时宁绍平原地区大户人家嫁女娶亲时的壮观场面。嫁妆队伍红红火火,浩浩荡荡,绵延十里,十分气派。这些嫁妆,大至床铺,小至线板、纺锤。家具器物完工之后,还要进行外表装饰——就是在木胎漆胚上堆塑、沥粉、通体刷上红漆,局部贴金,看上去流光溢彩、喜庆繁华。这种制作技艺,就称为“泥金彩漆”。泥金彩漆对气候与环境条件要求极高,有一套独特复杂的工艺流程,要经过20多道工序。通常,做一件小型作品也需要几天时间,如果做大型作品,则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半年。手艺人以生漆、瓦片灰或蛎灰按一定比例捣制成漆泥,在木胎漆胚上堆塑山水、花鸟、人物、楼阁等图饰,再给堆塑贴金、上彩。贴金的成本很高,如果用的是足赤99.99的黄金。一件器物用26张9.3厘米×9.3厘米薄如蝉翼的金箔纸,相当于1克黄金,相当昂贵。虽然制作工序繁杂,但泥金彩漆制成的器物典雅古朴、绚丽多彩,颇有汉唐雕刻艺术之遗韵。这项技艺在明清之际到达鼎盛,然而随着婚庆习俗与日用品材质的变化,传承也日益困难,目前仅宁波市辖县宁海还保留着这项传统手工艺。61岁的黄才良,至今仍然记得幼时对这些精美器物的向往。那些不起眼的泥,在匠人的巧手下,竟变成了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因此,自幼喜好美术的黄才良,把一生都投入到了木雕、髹漆的工艺上,并且熟练地掌握了“朱金木雕”、“清刀木雕”、“泥金彩漆”的全套工艺。尤其是对“泥金彩漆”,黄才良对全套工艺技巧了然于心。他巧用泥金彩漆最独特的工艺方法——浮花工艺中的“堆泥”(即堆塑),在平面上做“加法”——手工堆塑。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泥金彩漆,黄才良还创新成功,优化了漆泥配方。经过他的不断试验调整,目前的漆泥已克服了温度限制,4℃以上均可制作。传统器物以亮光为准,但已经与现代人的审美不相符,于是黄才良又开始对器物表面工艺进行突破,将器物表面进行了哑光处理,进一步丰富了器物的品类。虽然是传统匠人,但黄才良也不拒绝科技,他融合现代技术,运用三维制图、现代雕刻等技术制作出了许多的新器型。手艺人虽然讲究口传身授,但这种传承方式,局限性太大。在这些方面,黄才良也做了很多尝试——将自己多年的研究与经验记录撰文,把这些研究成果,以书籍和论文的形式对外传播交流,突破了传承的局限。年,黄才良创办东方艺术社(后在此基础上成立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以此为传承基地,投入大量资金,面向社会招收更多的传承人;年,黄才良在宁海城隍庙创办宁海东方艺术博物馆,专门展示泥金彩漆和清刀木雕技艺产品,扩大乡土文化宣传;年,黄才良与宁海第一职业中学联姻,创办泥金彩漆工艺研修班,招收职高学生学习传统工艺,他与学校老师一起编写教材《泥金彩漆技艺(花鸟)实训精解》,并亲自授课……随着知名度的提升,黄才良频繁受邀参加各级工艺美术、非遗博览会,累计获得30多种奖项。其中,年,他创作的泥金彩漆“红妆系列”斩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在他的脑海中,还一直有个设想——建立一个集泥金彩漆工艺开发研究与展示展览场所,结合宁波文化旅游,开发独特旅游工艺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泥金彩漆工艺。年12月,由宁波东方艺术有限公司投资万元建造的宁海东方艺术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首期开放的展示馆中,A馆展陈泥金彩漆技艺,B馆展陈清刀木雕技艺,C馆展陈历代造像。后期建设中,还将设置有DIY的作坊,开发非遗衍生品。参观者可以自费体验诸如泥金彩漆、清刀木雕等技艺的魅力,顺便留作纪念。黄才良的憧憬是:让非遗展示鲜活起来,让非遗项目走出工场,走到参观者的眼前、手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rhzl/10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