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由于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所以我们常说的冠心病大多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冠心病与心衰是什么关系?
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应血液、提供营养的血管,如果把心脏看做一套房屋,冠状动脉就相当于房屋的水路管道系统。
就像水路管道会生锈、堵塞一样,我们的冠状动脉也会因为管壁上脂质粥样斑块的形成、而造成狭窄甚至闭塞,使心脏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出现急性或慢性的心肌损害,引起心脏扩大、收缩功能下降,最终演变为缺血性心力衰竭。
也就是说,冠心病是导致心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冠脉狭窄或闭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缺营养的状态。
就像人在吃不饱的时候要尽量减少体能消耗,心肌在缺血的时候,也会减少工作量,不会“卖力”地收缩泵血,而是把仅有的能量用于维持自己的基本存活状态。
但是,如果缺血进一步加重或缺血时间过长,那么心肌即使“省吃俭用”,也不足以维持生存,就会被“饿死”了。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冠脉血运重建治疗?
如果能够及时解决冠脉狭窄和闭塞,恢复心脏充足的血液供应,重新让缺血的心肌“吃饱饭”,则可避免心肌死亡。
而恢复血液供应、能量充足的心肌,就能积极参与到心脏收缩泵血工作中了。
专业界把解决冠脉狭窄和闭塞、重新恢复心脏血液供应的治疗,就称为血运重建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置入支架(PCI)或外科手术冠脉搭桥(CABG)两种方式。
但并非所有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都能够进行血运重建,也不是所有满足血运重建条件的患者都适合接受PCI治疗。
有些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伴随着心绞痛的发作,在经过充分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后,患者仍有胸闷、胸痛等心肌缺血症状存在,医生可能考虑行心肌血运重建,以缓解症状。
而对于既往曾发生过心肌梗死的心力衰竭患者,一般需要先行心脏核磁共振、负荷超声心动图、心脏PET/CT等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医生对心肌的缺血或存活状态做出评估。
这是因为,心肌也是有生命的,不能“死而复生”,即便通过血运重建治疗恢复了血液供应,梗死区已经死亡的心肌也不会再活过来。
这种情况下,再做PCI或CABG都不能使患者获得好处。
换句话说,所有血运重建治疗的目的,都是为了挽救那些处于长期饥饿状态、但仍然存活着的心肌,而且只有当缺血区的存活心肌占左室面积大于10%的时候,PCI或CABG才能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相关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患者才能从血运重建中获益。
在血运重建方式的选择上,PCI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比CABG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但最终选择CABG还是PCI,应当由心内科和心外科医师组成的“心脏团队”做综合评估后决定,考虑因素包括患者临床状况、冠脉病变程度、冠脉解剖、是否需要完全血运重建、是否并存瓣膜疾病及其它合并症等。
另外,无论能不能行血运重建治疗,也无论选择PCI还是CABG,都必须规范、充分应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等心衰药物,以及阿司匹林、他汀等冠心病药物治疗,使患者获得最大益处。
回到开篇的问题,心衰合并冠心病患者是否能放“支架”,应当由专科医师综合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后决定。
猜你还想看;
冠心病患者为什么要慎用冷水
冠心病患者用一直服药吗?老护士:坚持做好这5点,冠心病不用怕
心肌缺血的最大元凶是冠脉狭窄,生活中三个小方法教你如何调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rhzl/5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