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常在睡眠时发病,因为此时回流到心脏的血液比站或坐时增加了许多,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发病。睡眠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动脉硬化的血管壁过度敏感,前列腺素的中间代谢产物等影响,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而发病。
预防冠心病,科学睡眠最重要。睡眠时只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就能有效预防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
1、睡前保健
晚餐应清淡,食量也不宜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并配些汤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进水量不足,可使夜间血液黏稠。睡前娱乐活动要有节制,看电视也应控制好时间,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否则会影响睡眠。按时就寝,养成上床前用温水泡脚的习惯,然后按摩双足心,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解除天的疲乏。不要在电风扇吹风情况下睡觉。冬季应注意保暖。睡眠不好,可少量服催眠药。
2、睡眠体位
冠心病患者宜采用头高脚低位,即床头比床尾高20~30厘米,右侧卧位入睡。右侧卧位可使全身肌肉松弛,呼吸通畅,心脏不受压迫,并能确保全身在睡眠状态下所需要的氧气供给,有利于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减少心绞痛的发生。
睡眠时头高脚低,减少回心血量,也可大大减轻心脏负荷,有利于心脏休息。冠心病患者若病情严重,已出现心力衰竭,则宜采用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避免左侧卧或俯卧位。
3、时刻
清晨是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多发时刻,而最危险的时刻是刚醒来的一刹那。因此,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不是仓促穿衣,而是仰卧5~10分钟,进行心前区和头部的按摩,做深呼吸,打哈欠,伸懒腰,活动四肢,然后慢慢坐起,再缓缓下床,慢慢穿衣。起床后及时喝一杯开水,稀释因睡眠失水而变稠的血液,加速血液循环,可最大限度防止冠心病猝发。
4、睡眠环境
应选通风、安静的房间,室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颜色应协调,不要太刺眼和太单调。室内也不宜种植花草。为冠心病患者创造一种舒适的休息场所。
5、睡眠时间
每天要保持7~8小时的睡眠,同时要坚持按时上床,醒后即起,天长日久,形成规律。
6、夜间起床“三个半分钟”
即醒来不要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钟再起来,起床后再坐半分钟,两腿站在床边半分钟再活动。这样使心脏安全,减少不必要的猝死、心肌梗死和脑卒中。
正常人体位变动时,尤其是从平卧位到直立位时,可发生血压变化,严重者则造成直立性(体位性)低血压,引起头晕、眼前发黑晕厥、摔倒,以致发生意外。这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中尤为常见,也更危险。因夜间起床过快所诱发的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屡见不鲜。有学者研究,当夜间醒来时很快起来,心电图立即显示心率加快、心肌缺血期前收缩,同时血压也一过性降低。为防止意外夜间醒来做到上述三个半分钟,机体有一个适应过程,再活动就不会出现意外
更多最新健康养生资讯!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rhzl/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