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最常见的2类药物就是降血脂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了,最常见的降血脂药物目前还是以他汀类药物为主,而抗血小板药物则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主。
问
他汀和阿司匹林为什么会成为冠心病患者的常用药物呢?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的胆固醇合成,具有明确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药理作用;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造成动脉硬化和斑块问题的首要风险因素,约占所有影响因素中的70%左右。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能够有效的减缓动脉硬化狭窄进程,稳定斑块,减少斑块破裂风险,减少急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
阿司匹林是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达到抵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目的是减少斑块破裂时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的风险。
因此,在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方面,他汀和阿司匹林的临床地位仍然十分重要,只要身体能够耐受,一般会建议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他汀和阿司匹林这2类药物,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问
阿司匹林每天应该怎么吃?
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低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就可以起到抵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在我国临床上较多见应用的mg的阿司匹林。
由于阿司匹林可能引起出血风险,对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如胃黏膜有糜烂,胃溃疡患者,也可以在观察消化道出血症状的同时选择更低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如75mg长期服用,或者更换为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择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不能够掰开服用的。服用阿司匹林,除了要注意剂量的选择,也要注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带来的出血风险。
问
他汀类药物每天应该怎么吃?
他汀类药物的服用剂量一般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具体判断,而具体服用剂量多少,主要考虑2个方面:一是患者本身的血脂情况,另一方面是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对于有冠心病患者,目前临床上对于血脂的控制水平是有明确要求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到1.8mmol/L以下,是目前公认的达标水平,这个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有效的保持斑块稳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大大减少。在正常推荐用药范围内,他汀类药物的服用剂量和降脂强度是呈正比的,因此,具体要服用多大剂量,还应该根据血脂的调节情况来确认。
除了要注意和确认血脂的控制效果以外,他汀类药物还应该注意身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的问题。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调整剂量或停药的主要两个不良反应风险是肝功能受损和肌肉痛,而这两个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所选的他汀类型、他汀的服用剂量(降脂强度)密切相关。如果能够选择低剂量低强度的他汀,就能够控制低密度脂蛋白在1.8以下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选择高剂量的他汀来服用。如血脂不达标,而升高他汀剂量有很大几率会带来不良反应风险的情况,可以考虑低剂量他汀与其他类型的降脂药,如依折麦布等同服,加强降脂效果。
总而言之,冠心病患者,合理的长期服用他汀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能够有效的降低心血管疾病进一步发展发作风险。
具体用药剂量,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具体来选择,用药切忌死板,兼顾有效性安全性,才是获得身体最大健康获益的有效做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rhzl/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