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几率是非高血压者的2~4倍。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应用降压治疗来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冠心病常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猝死。当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时候应该怎么用药呢?▎1.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
首选长效钙拮抗剂CCB,其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利尿剂。
由于老年人脑循环和其他循环系统需要在较高循环压力的情况下维持正常,需要数天才能适应对降压的自身调节,因此不能快速降压。CCB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并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选用中长效CCB,避免速效胶囊。
β受体阻滞剂不适合用于一线,因为其降压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程度作用较差,且可减少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可与利尿剂合用,更适用于年轻高血压患者。
▎2.高血压伴左室肥厚
血流动力学因素(容量和压力负荷)和神经体液因素(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治疗,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加利尿剂,限盐,减轻体重。
▎3.高血压伴冠心病或心肌梗死首选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
避免降压过快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心肌梗死应选择无内在拟交感活性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
▎4.高血压伴心力衰竭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加螺内酯类利尿剂。不宜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重度心力衰竭时)。
心衰需要大量迅速利尿,降低心脏容量负荷,缓解肺淤血,因此使用短效利尿剂。至于ACEI的话,RAAS系统激活,使血管收缩,心肌正性肌力作用增强,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促醛固酮和血管加压素分泌增加,促肾上腺产生去氧皮质酮,促缓激肽释放降解,使潴钠排钾,水、钠潴留,使心肌肥厚伴心肌细胞凋亡,血管收缩,循环血容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衰。ACEI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等作用使心脏前后负荷减轻,使外周血管和冠状血管阻力降低,增加冠脉血供,使心肌纤维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慢。
▎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α受体阻滞剂。可改善脂类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也可用钙拮抗剂,不宜应用大剂量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ACEI对高血压合并早期糖尿病的患者的肾脏有保护作用。
▎6.高血压合并高血脂首选减体重,限热量,加强体育锻炼。可用α受体阻滞剂降低总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或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等。不宜应用大剂量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7.高血压合并肾脏病变可选用钙拮抗剂或双通道排泄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内生肌酐清除率30ml/分钟,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ACEI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或者单侧肾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禁用,它可以造成外周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可能导致肾血流灌注不足,造成肾功能损伤。
▎8.高血压伴痛风高尿酸血症可选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不用利尿剂。
个人觉得存在痛风高尿酸血症时,已存在肾脏损伤,如果使用利尿剂的话,会加重肾脏负荷,从而加重肾损伤。
▎9.高血压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可选钙拮抗剂,不宜用β或α受体阻滞剂。
支气管平滑肌上存在β受体,β-受体阻滞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而增加呼吸道阻力,故在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时可加重或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因此有气道功能损伤的患者禁用。
▎10.高血压伴精神抑郁症可选钙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不宜用利血平,降压灵或甲基多巴。
▎11.高血压伴消化性溃疡可选用可乐定,不宜用利血平,降压灵,两者能促进胃酸分泌,加重溃疡。
▎12.高血压伴脑血管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宜降压太低,出血性脑卒中应紧急降压。脑梗死溶栓时慎用静脉降压药。病情稳定时选用尼莫地平。
▎13.妊娠期高血压可选用硝苯地平,肼苯哒嗪,哌唑嗪,β受体阻滞剂等。避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
妊娠期高血压药物选择原则-对胎儿无毒副作用,不影响心每搏输出量,肾血流量及子宫胎盘灌注量,不致血压急剧下降,或下降过低。
▎14.围手术期高血压手术期间首选静脉用药,如压宁定等。也可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
壹医考,拯救没时间的你
加入QQ群一起备考:
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rhzl/7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