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婚庆 >> 婚庆优势 >> 正文 >> 正文

拍婚礼出身都拍出豆瓣9分神剧,白夜追凶

来源:婚庆 时间:2023-1-20
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m.39.net/pf/a_4305597.html

本文为壹娱观察独家首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陈楠

王伟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了许久,记者达到会议室的时候,他正在安静地看手机。谈话开始之后,王伟回答问题也一直不紧不慢,对套路问题做套路回答。直到聊到了剧本和剧中的人物,王伟的情绪才慢慢调动了起来。

“拍戏其实就是琢磨人性。”《白夜追凶》的导演王伟对壹娱观察记者说。

王伟这个名字对于影视圈来说应该很陌生,但是在产出豆瓣评分达到9.0分的《白夜追凶》之前,王伟已经以副导演的身份跟着五元文化的“头牌”导演五百一起拍了《心理罪》和《画江湖之不良人》,而这两部剧在豆瓣也都是8分的高分剧。

豆瓣评分9.0分,本年度评分最高的网剧

壹娱观察在北京的“秋老虎”天气里,和王伟聊了聊“一个爆款剧导演的自我修养”以及“爆款剧制作指南”。

一个爆款剧导演的非专业成长之路:婚庆出身,“愣头青”一般做到影视圈

热衷琢磨人、琢磨事的王伟生于年,今年还未满30岁,是众多85后创作者中的一员,也是一个庞大群体——对影视抱有梦想的半路出家的非科班人员的缩影。

王伟从小学画画,初中没上完就“厌学”。“因为当时觉得上学没用。身边很多人上大学就是在浪费时间。我当时和父母说,我上高中要用3年,上大学要用4年,一下子就浪费了7年。如果我从现在开始接触社会,那么当他们从大学毕业时,我已经有7年的工作经验了。”

王伟说服了父母,然后开始了和别人不一样的7年。像离家出走一样,王伟去了一家平面广告公司,做实习生学PS、3D,做效果图,之后又去学动画。学完之后,王伟去了一家婚庆公司,在里面负责做剪辑,从一点不会做起,之后慢慢开始拍婚礼。

“那段时间里,我20岁出头,看到任何东西都想立一个标杆。”王伟当时给自己立的标杆是:做哈尔滨最好的婚礼拍摄剪辑。没多久之后,他又开始质疑,就算是做成“哈尔滨最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白夜追凶》导演王伟

年,王伟想要做剧情,开始上网查找原创故事。当时这类视频很少,但巧的是,他看到了五百拍的片子。“我觉得他拍的很有意思,当时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Content,指互联网传播的专业化生产的视频内容)拍的东西都很简单,一般都是手持设备拍的,但五百的片子拍摄用上了轨道,拍出来的画面质感都很好。更巧的是,五百就在长春,我直接从从哈尔滨去找了他。”

王伟找到了五百,但是没有任何工作基础的他却被五百拒绝了。不过,王伟并没有放弃,他们之间一段“愣头青”式的对话之后,他怀揣着做内容的梦想,开始兼职为五百做东西。

“你的片子拍的真好。”

“轨道、摇臂都是自己做的。”

“你是一个有冲劲,有梦想的人,是一个靠谱的人。和我在哈尔滨接触的婚庆公司老板不是一类人,我可以来工作吗?”

“你可以来实习。”

“实习是什么意思?”

“实习没工资。”

“……你有事我过来帮忙,咱们交个朋友。”

王伟从哈尔滨搬到长春,在长春一汽旗下做活动的代理公司做影视部拍摄、剪辑谋生,在工作之外,给五百做剪辑。“他那时候拍的片子几乎都是我剪的,我的剪辑技术被锻炼的挺好。”王伟说,“我们认识差不多10年了,在拍网剧之前,我们一起在长春,什么都拍,也时时盯着中国影视行业的动态,看年轻人都在看什么。”

“如果只是为了拿一份工资,那就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在谈到为什么没钱都要帮五百剪片子时,王伟告诉壹娱观察记者,“如果老板是一个值得追随的人,那别人给你多少钱都不会走,即使这个人现在还没有成名,但你就是相信他。”

到了年,五百开始问王伟要不要试试做导演,王伟拒绝了:“因为我当时给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制片人,和五百打配合的那种,他专心创作,我负责其他事”;结果五百继续劝王伟:“拍拍就会了”,之后,非科班人员王伟一拍就拍了两年,从副导演开始,逐渐成为了导演。

年,五百开始和优酷合作拍微电影,把王伟也介绍给优酷。年优酷制片人袁玉梅找到王伟,让他拍了低成本的短剧《乙方甲方》。再之后,网剧《心理罪》爆红,五百以及他的团队成为各大视频网站中意的制作公司,作为B组导演的王伟也迎来了《灭罪师》《画江湖之不良人》,以及《白夜追凶》。

王伟作为导演的处女作《乙方甲方》海报

爆款剧制作指南:剧本扎实最重要,选角要看合适而非人气

跟着五元文化的“头牌”导演五百一起拍了罪案网剧里的爆款《心理罪》和《画江湖之不良人》之后,王伟认为五元文化需要在“自己打下的江山”里再开辟出新地盘儿。

“罪案剧以单元剧形式每个单元讲一个故事,这种类型我担心已经饱和了,很难在故事上做出突破。”王伟说,选择《白夜追凶》是因为其原始故事核的设定最吸引人:兄弟俩共用一个角色来洗清自己身上的冤屈,每个单元情节其实都是为主线服务。

这个原创故事出自一位职业律师之手,编剧指纹从事过律师职业,曾接触大量卷宗以及各色涉案人员,剧中的所有案件都取材于现实生活。

“现在很多年轻的编剧写罪案剧,却没有公安系统、司法系统的人生经历,其实好多情节都是靠臆测,或者看其他片子的经验。”王伟说,“我一开始在和编剧沟通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故事的精彩程度,说白了,有点胡编乱造的意思。但是编剧和我说,你要的方向我可以给你,但是不能按照你说的情节来。告诉我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我按照合理的情节来组织情节达成你想要的结果,我们的目的是把故事做到最扎实。”

开拍之前,王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和编剧磨剧本上面,前前后后花了半年多时间,开拍之后还经常和编剧讨论剧本中人物的走向是否合理,经常一说就是三四个小时。

“我的工作就两点,盯好剧本里的故事和人物设定,其他的事情就交给适当的人来做。比如我想要某种风格的摄像,那就直接找到能拍出这种风格的人来掌镜。导演如果把特效、服化美这些技术做得很猛,却丢了故事和人物,那是不合格的。我们目前观影所追求的风格、画面、质感等技术性的问题,只要资金到位,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但故事如果出了问题不是靠资金能解决的,故事才是一个好片子的核心,人又是故事的核心。”

在王伟看来,做好剧本与人物设定,才能把要拍的片子里的人性解析好,而这也是作品能否感染人的基础:“罪案剧虽然是我擅长的,但我个人不会按照类型片来定义是不是喜欢,我喜欢的是这个故事里能不能挖掘人性,有没有人心的碰撞,这才能决定作品能否感染人。”

磨好剧本,了解好每一个剧中人物的内心之后,选角对于王伟来说就成为了一个容易的事情。《白夜追凶》中每个角色的饰演者都是王伟自己挑选,几乎都是“一找一个准”。

“剧本中对故事、人物的交代非常清晰,我看完剧本脑子里立刻就有了各个人物的画像,按照感觉去找合适的演员就行。剧本过硬,演员也识货,谈成的几率就高。”

在选男主角的时候,王伟第一个考虑的因素不是长相、流量,而是演技;第二是年龄,刑侦队长必须得有一定年纪,比如40岁,“不能是小鲜肉,这不符合现实情况”。“另外,这个人物的所有原生背景都得考虑清楚。比如关宏峰,一个40岁的男人没有结婚,没有私生活,每天都是在工作。那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将做出什么样的事。”王伟第一个找到的人就是潘粤明,后者和他一拍即合。

《白夜追凶》中的潘粤明

“拍摄的过程中,人物塑造还是重中之重。我们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些细节把人物建立起来。一部剧不管是30集,40集,还是50集,这些长度不能保证将人物塑造丰满,而是要在人物日常的语境、行为中去塑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某几场戏,我们窥探到这个人物的内心,他不为人知的一面。从表面到内心,多层次的展现,使这个人物很立体。”王伟告诉壹娱观察。

王伟的阅片量并不算多,可能比起很多豆瓣网友都算少。“同事也说让我多看看片,但我的个人爱好在研究历史和历史人物,平时最喜欢看的是纪录片、传记和历史书。”王伟说,“我平时更多的时间都花在对人的解析上,而不是追求某种风格。我最喜欢的电影是《末代皇帝》,故事、人物太棒了。”

比起看片,王伟闲下来时更喜欢读史书。这不仅让他能更好的研究人性,也能让他放低姿态前行。“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儿,什么事都看的很开,对任何人不卑不亢,把胸怀放大。我一路这么走过来,有命运的安排,自己也不排斥。”29岁的王伟眯起眼睛告诉壹娱观察记者,说这话时,他显得比同龄人要老成一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rhzl/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