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婚庆 >> 婚庆优势 >> 正文 >> 正文

燃灯塔旁曾办世界最大首饰厂大运河畔花丝镶

来源:婚庆 时间:2023-3-19
白癜风的前期症状 http://m.39.net/pf/a_4603885.html

读城·匠心传承

初来北京的人,一定要去逛逛故宫博物院。您可知道,如今故宫博物院里展出的很大一部分点翠工艺的首饰均为大运河畔的细金坊出品。

无独有偶,作为目前北京保存最完整且唯一向社会开放的清代王府古建筑群,恭王府博物馆日前也对细金坊出品的首饰赞不绝口,并预定了套琉璃银镀金首饰。

说起细金坊,就不得不说中国细金工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赵云亮和通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花丝镶嵌技艺。

燕京八绝之一

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是燕京八绝之一的北京传统技艺,也是一门传承久远的汉族手工技艺,主要用于皇家饰品的制作。因承袭明清宫廷技艺传统,具有浓郁的宫廷艺术特点,花丝镶嵌技艺在全国工艺美术领域中可谓独树一帜。

据介绍,花丝镶嵌工艺主要使用金、银等贵金属,也有铜制品,以丝、片等加工、焊接成型,制作成首饰、工艺摆件等。分花丝、镶嵌、花丝镶嵌合制等工艺和錾刻、制胎、打磨抛光、镀色等辅助工艺。其中花丝工艺有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等制作方法。镶嵌工艺有锉、抢、搂砍、锼、绷、挤、镶、实闷、翻卷折叠。后来,随着烧蓝、点翠等工艺也得到普遍应用,让首饰等工艺品日益精美。

明清开始流行

花丝镶嵌和通州有着很深的渊源,从明清起,花丝镶嵌工艺制作的饰品就在通州流行。仅通州城内就有天聚、瑞源、宝兴号等多家著名的首饰楼,一般都是前店后厂,制作销售各种金银首饰和铜料石饰品,自行熔化金属细丝或制作镶嵌沟槽,常用嘴或脚踏汽筒吹火制作工艺。他们生产制作的花丝镶嵌首饰和工艺品,销售遍及京畿各地。张家湾、马驹桥等乡镇也有多家首饰店铺,一般婚庆嫁娶,人们多去定制和购买,作为新人的聘礼和新娘的装饰。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俱兴,政府保护、发展民族手工业,包括首饰业在内的工艺美术各行业迅速得到恢复,老艺人重操旧业,首饰作坊纷纷重新开工。

世界规模最大首饰厂

年,原属河北省的通州市等9县1市划归北京市区划,5月1日,各花丝、镶嵌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北京花丝镶嵌厂”,厂址在通州大成街3号,是原通州专署、专署公安处、专区检察院旧址,通州标志性建筑燃灯佛舍利塔就在厂址院内,全厂职工近千人,是全世界首饰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花丝厂成立后,开展技术革新,大胆改革工艺,改革研制工具机械,努力改变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创制了人工煤气发生炉,代替了嘴吹煤油灯焊接的陈旧方式,各种自制机械代替了部分手工操作,首饰行业的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也由此带来一些传统手工加工制作技艺日渐失传。

年,国家对居民开放金银饰品,一时掀起“黄金热”,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以生产出口产品和民族特需产品为主的花丝厂,开始大规模开发、生产内销金银首饰。初期主要有足金戒指、项链、项坠、耳钳等,渐渐向高档发展,开始流行K金镶宝石、翡翠戒指、项坠等首饰。

20世纪50年代,北京花丝镶嵌厂还经国家批准复制定陵出土的皇冠、凤冠,工艺精细度和仿真度都获得文物、考古专家好评,仿制作品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天安门城楼悬挂的国徽,为国庆十周年兴建的“十大建筑”上的镏金工艺也都出自花丝镶嵌艺人之手。

《甄嬛传》唯美头饰宋庄“镶嵌”

精湛的技艺一代代在传承,赵云亮就是当年花丝厂的老艺人带出来的、颇负盛名的花丝镶嵌工艺大师。

年,16岁的赵云亮踏入北京花丝镶嵌厂技校,成为这儿第一届学生,系统学习工艺品及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年毕业后,他进入北京市花丝镶嵌厂,师从国家特级工艺大师姚迎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花丝镶嵌这门技艺由于培养专业成熟的人才周期长,投入精力大,加上传统手工艺对年轻人逐渐失去吸引力,已经濒临失传。

年,花丝厂倒闭了,赵云亮在宋庄创办了工作室细金坊。从花丝镶嵌的设计到制作,他倾注了全部心力,无一不精。如今,錾刻着他名字的饰品已经成为一种信誉和品牌的象征,他也成为业界一颗熠熠闪亮的明星。

年他受委托复原《凤冠》,现在定陵展示。从年起,赵云亮的细金坊开始陆续参与影视道具设计制作,《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贞观之治》、《金沙》、《大闹天宫》、《战国》等影视作品的一些首饰和道具就出自细金坊。

尤其是《甄嬛传》中各位娘娘们头上那些古典唯美的头饰,镶红宝石、攒珍珠粒的银簪,缀满银质、碧玺、绢质的栀子花装饰以及霸气逼人点翠凤凰旗头,都是细金坊出品。

花丝镶嵌之创新与传承

熟悉赵云亮的人,都叫他“设计狂人”。细金坊也因为他的不断创新,推出了很多传统工艺与独具匠心的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精品,向世人完美诠释和展现了花丝镶嵌、錾刻、点翠的精美工艺。

多年来,赵云亮一直守着一个匠人的初心,他不善交际,大部分时间都扎在工作室设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赵云亮的收获显而易见。

年,他设计并参与制作了国礼《松鹤延年》纯银镜框;年,他是《金玉圆明园大水法》珍品三名主要设计制作者之一;还成功复制了定陵《金丝翼善冠》、《乌纱翼善冠》等。年,他的作品《北京名胜》获得第十一届“北京礼物”旅游景区主要商品大赛优秀奖;作品《北京通州4件套》获得第十一届“北京礼物”旅游景区主要商品大赛优秀奖;年,他的作品《花丝——聚福纳祥》和《花丝点翠——凤灵》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铜奖。

成绩喜人,但是因为这门技艺培养专业成熟的人才周期长,投入精力大,加上传统手工艺对年轻人逐渐失去吸引力,已经濒临失传。

赵云亮说,花丝镶嵌工艺绵延数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和聪明智慧,是优秀的民间工艺瑰宝。为了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了这一文化瑰宝得以发扬光大,他以收徒的形式,一直默默吸纳和培养传统手工艺的人才,前后有上百人来到细金坊学习。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留下来,留得住,他曾经不收学费,还设立了奖学金,帮助徒弟们创办工作室,就是要把这门花丝镶嵌技艺传下去。他说,今后还将继续带徒弟,同时不断创新,古今结合,让这项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来源:通州时讯

通州融媒体中心记者:张丽

摄影:唐建

编辑:杨莉

责任编辑:刘天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rhzl/9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