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婚庆 >> 婚庆优势 >> 正文 >> 正文

济宁梁山村礼堂变婚庆堂,打造移风易俗新阵

来源:婚庆 时间:2023-4-11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4月12日讯(通讯员郭焕丽)“你们勇于破除陈规陋习,带头移风易俗,婚事简办,喜事新办,勇作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让我们为这对新人点赞!”近日,济宁市梁山县水泊街道前集村文化礼堂内灯笼高挂、红毯铺地、喜气盈盈,一场简单而特殊的婚礼正在这里举行。

说这场婚礼特殊,是因为新郎郝天鑫、新娘楚安然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防止人员聚集,将原本腊月十九的婚期推迟到4月10日。

说这场婚礼简单,是因为小两口简办婚事,不搞铺张浪费,拒绝大操大办,在前集村的文化礼堂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仪式。

没有绚烂的烟花、没有华丽的装饰……婚礼现场依然掌声迭起,热闹非凡,小两口都很开心,觉得这样的婚礼简单而有意义。

当下,许多人盲目跟风追求“高大上”的婚礼效果,婚礼现场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攒钱,攒钱,结次婚回到解放前”这句顺口溜反映了结婚给老百姓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我们推广移风易俗,一句简单的‘不允许’是行不通的,需要实实在在地帮老百姓解决问题,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前集村党支部书记、红白理事会会长刘兴德说。

为解决婚礼费用过高的问题,前集村村两委和全体党员商议,决定将现村里的文化礼堂增加“婚庆堂”的功能,由支部购买一套婚礼设施,制定了一系列使用制度办法,为村民免费提供场地,这样村民便可以节省一万多元的婚礼场地费。

前集村特别定下“铁规矩”,制定“婚丧新办”倡导计划,在文化礼堂内举办宴席规定了酒席数量、贺喜礼金等标准,不用高档烟酒,力求简单节俭。

在前集村文化礼堂的婚礼现场,有很多人穿着红马甲在忙前忙后,原来他们是前集村的志愿者。“目前,我们村有志愿者人,谁家有红、白事,志愿者全部靠前帮忙,这样就给村民节省了一笔忙人的开支。”志愿者刘浩笑着说。

在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过程中,前集村创新推行“一会一队建设”,“一会”指的是“红白理事会”,“一队”指的是志愿服务队,将移风易俗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一体推进。“常常我们志愿者给谁家帮忙,谁家就主动加入我们志愿者团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循环,村上的风气越来越正,凝聚力越来越强。”支部书记刘兴德说。

移风易俗绝非一日之功。为了持久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水泊街道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建章立制,强化保障,多措并举,在辖区内持续开展“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行动,使农村成为文明和谐的精神沃土,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rhzl/9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