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月13日,在医院心血管内科姜宇主任的指导下,我院内一科罗树芳副院长带领着心内团队成功开展了玉山县首例FF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患者,男,70岁,因“眩晕胸闷伴行走不稳半年,加重1周”收入院,诊断为冠心病。11月9日行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术示:1.前降支开口及对角支开口狭窄约60%,远端狭窄最重处约90%。2.回旋支多发斑块狭窄,狭窄最重处约60%。3.右冠中远段狭窄70-80%,第一后降支开口狭窄90%,第二后降支中段狭窄90%。为避免患者不适,更简便安全,对于FFR检查时需要频繁给药的多支病变患者可能尤为合适,RFR值≥0.93说明阴性;RFR值≤0.86则需干预;0.86RFR0.93复查FFR,以FFR结果指导术中需求。择期拟行FF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及PTCA(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
11月13日下午在FFR压力导丝引导下,第二后降支测RFR压力为0.74,结果阳性。送入药物球囊(目前常用的药物是紫杉醇),通过球囊扩张后紧密接触冠状动脉血管内膜面并持续60秒以上,将球囊上携带的药物释放转移到冠状动脉内膜面组织中,释放的药物具有高度的亲脂性,能较长时间滞留在血管内膜组织中。第一后降支在FFR压力导丝引导下,测得RFR压力为0.97.可喜的是这条血管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不需球囊处理。
手术进展顺利:FF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PTCA(冠状动脉药物球囊扩张术)+冠状动脉内局部药物释放术。患者安返病房。
一、什么是FFR?
FFR不是静息时的血流,而是能够负担的最大充血状态(运动符合)下的血流:在最大充血状态下(药物或最大运动负荷),到心肌的血流量和心肌灌注压成正比。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均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它们只能对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影像学评价,而狭窄到底对血流产生多大影像(功能评价)却不得知。且这些图像形态学的方法并不能识别造成患者心肌缺血的病变,还可能高估或低估病变的严重程度导致需要治疗的病变没有处理或过度处理不需治疗的病变。我们平时做冠状动脉造影仅能看到心外膜冠状动脉及部分心肌微动脉前血管,而庞大的心肌内微循环血管我们并未看到。
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FFR测定即通过压力测定推算冠脉血流已经成为冠脉狭窄功能性评价的一个公认指标。可以改善病人的长期预后,节约器械的使用量,节省时间。在导管室,通过压力导丝测量FFR,操作简便、实用。
FFR0.75心肌缺血(特异度%)
FFR0.75心肌缺血的可能性非常小(敏感度88%)
FFR专家共识指出:
目前0.80是建议的FFR评估心肌缺血的参考标准,FFR0.75的病变宜行血运重建,FFR0.80的病变为药物治疗的指征。FFR0.75~0.80为灰区,术者可综合患者的临床情况及血管供血的重要性,决定是否进行血运重建。
二、为什么要使用FFR?
1.在考虑对狭窄病变施行血运重建之前,必须找到心肌缺血的证据
2.如果一个狭窄病变引起心肌缺血,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的症状,那么通过支架术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降低长期心脏事件发生率的风险。对不诱发心肌缺血的狭窄病变进行处理,并不能改善缺血、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3.FFR为证明心肌缺血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三、哪些患者或病变适合使用FFR?
1.中度狭窄的病变:在一根或多根血管。(是否有心肌缺血)
2.连续的病变(单根血管多处病变,罪犯病变?累积效应?)
3.弥漫性病变(压力回撤曲线,找出对血流影响最大的部位,为点支架策略指导)
4.左主干开口或远端病变(是否有临床意义?)
5.分叉病变(是否有临床意义?)
6.多支病变(罪犯血管?)
7.支架内再狭窄(保守治疗?血运重建?)
8.先前有心肌梗死(代替无创检查方法?)
四、哪些患者不适合使用FFR?
1.严重的左室肥厚患者(因其对药物的充血反应欠佳,FFR被高估)
2.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3.心肌梗死5天
五、和仅仅使用血管造影引导的PCI相比较,FFR引导PCI:
1.使两年之内的死亡率和心梗降低了35%。
2.节约了成本并且不会延长手术时间
3.降低了造影剂的使用量
内一科心血管团队简介
内一科心血管专业团队,以罗树芳主任医师为学科带头人,能熟练掌握临床心血管内科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疑难重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法。尤其在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难治性高血压、心衰、心率失常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常年开展冠脉造影术(CA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射频消融术、临时及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左心室造影术、肾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等高精尖诊疗技术,在县内处于领先水平。
医院、浙江大医院、南昌大学一附院、南昌大学二附院、医院医院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定期邀请专家指导手术、学术交流及查房会诊,解决疑难病例。
内一科团队将以严谨的工作作风、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环境、优质的服务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为方便广大患者就医,可电话联系我院心内科团队:
罗树芳副院长:
林兰兰医生:
姜捷医生: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本文
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吧~
长按二医院
签发:陈斌
审核:洪德旺
编辑:钱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xszl/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