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春季来临,给我们北方的人们带来丝丝暖意,万物开始复苏。专家表示,心血管功能对气温变化非常敏感,忽冷忽热的天气很容易让一些机体抵抗力差的人患上感冒,尤其是冠心病患者,若保护不当会旧病复发,诱发心血管疾病。
北方地区的初春不同于南方地区,虽然天气变暖,但仍旧气温波动大、干燥多风。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张瑶教授说,这样的气候对我们尤其是对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是个不小的挑战。她提醒冠心病患者,春季的气温多变,容易造成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而冠心病患者往往血管调节功能异常,对外来刺激的适应能力减弱,这样就会诱发冠心病发作。同时,因为气候干燥多风,增加了病菌趁机侵袭呼吸道的风险,这也会增加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负担。因此,在春季对冠心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冠心病患者在春季需要注意哪些呢?
张瑶教授建议:首先,在“衣”上,需要注意防寒保暖。春天气候变化大,很容易患上流涕、咳嗽、鼻塞等呼吸道感染疾病,从而影响肺部通气功能,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冠心病。因此主张“春捂”,勿过早换衣,以免气温低时着凉;外出时尤其要注意头部与四肢的保暖。
其次,在“食”上,要注意节制。宜清淡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以及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不宜吸烟、酗酒;注意荤素搭配,宜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保持排便通畅;还要注意勿食过饱,六七成饱即可,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第三,在“住”上,注意生活规律。宜早睡早起,劳逸结合,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熬夜导致受凉感冒,加重心脏负担;注意居室通风、保持适宜温度,避免忽冷忽热、呼吸道感染等情况发生。
第四,在“行”上,加强身体锻炼。适量运动,增强心脏活动耐量,如户外散步、太极拳等,避免长期静坐;但遇有骤冷、大风、雾霾等天气时,避免室外活动。
第五,在注意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坚持服用正规的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朋友犯有用药不规律、发病就用药、不发病不吃药等错误。冠心病作为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一个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应坚持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服药才能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患者,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可擅自停药,并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另外,冠心病患者家里应备好急救药品和氧气,定期进行体检,一旦发生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张瑶教授提醒冠心病患者朋友:面对疾病“三分治七分养”,只有在生活中注重保养,才能使健康与我们相伴。春季万物复苏,万象更新,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不应该因疾病缠身而失去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所以,为了感受久违的明媚阳光、欣赏满眼的绿意春色,各位冠心病患者朋友要注重自我保健。专家介绍
张瑶
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七病区主任。
现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分会高血压学组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心衰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心衰学组委员,黑龙江省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血管病专科专家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心脏监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脏重症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擅长顽固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各种原因致心力衰竭的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急性发作及急性心力衰竭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同时对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年4月曾赴日本金泽医科大学进行科研工作,同时获得博士后资格。年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博士后出站。年3月至5月,赴美国迈阿密Miller医学院进修。
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5篇,国家级文章20余篇。论著2本,并参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预防医学》的编写。主持国家级及省级课题8项。作为负责人,曾获1项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医疗新技术三等奖。曾多次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及连续多年获院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编辑:朱楠
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xszl/7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