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2日上午,河北省心血管病学术年会心力衰竭论坛如期召开,汇集国内及省内一众心衰领域大咖,在云端为广大同道带来一场学术盛宴。
01
中医院张宇辉教授讲解了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进展与实践。包括各类血管活性药物的特点、作用机制、应用意义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进展性难治性心衰和心源性休克中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原则,指出重点需要评估“WHAT、WHEN、HOW”三个因素,把握好用药的种类、时机与方法,掌握临床用药的技巧,以期让病人获得最大化的治疗效果,平稳渡过危险期。
02
医院吕晓希教授针对SGLT-2抑制剂(SGLT2i)靶器官保护的全新策略进行阐述。SGLT2i在心衰领域的标准治疗背景下表现出突出优势,其靶器官获益的生物学机制主要有:改善球-管反馈抑制高灌注、改善心脏能量代谢、活化自噬清除受损细胞器、抑制钠/氢交换因子1(NHE1)活性改善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等。因此其代表性药物达格列净有望成为心衰领域的核心用药之一,能够给更多的心衰人群带来更大的获益。
03
医院张萍教授分享的是希浦系统起搏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张教授从传统CRT技术与希浦系统起搏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切入,引申出His-SYNC和His-SYNCⅡ两大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详细分析,证明了希浦系统起搏是经大型临床研究验证的心衰CRT治疗的一线方案,同时启发我们两种技术都是存在局限性的,不能够一概而论地应用于所有病人,应进一步探索二者更优的互补与融合,以期更好地实现心脏再同步性。
04
河北医院李拥军教授带来了心肌收缩调节器(CCM)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心力衰竭领域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很多新型的器械治疗方法,其中CCM是一种新型植入性电子装置,通过促进心肌细胞钙离子内流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更可产生分子生物学效应,从而影响心室重构的改变。该技术可弥补CRT的空白,尤其对于QRS不增宽或者顽固性缺血性心衰患者大有裨益。
05
医院王庆胜教授解读ACC心衰治疗专家共识的更新,介绍了改进心衰药物治疗的11条原则以及心衰疾病的各管理节点,重点讲述了旧金三角药物治疗逐渐向新金三角药物转换的过程,明确了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和SGLT2i的治疗地位。心衰的规范化管理是改善预后的基石,此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详实的指导。
06
医院江平教授讲解了PCI围手术期心肌微循环保护对心功能的影响。近些年来冠心病的诊治技术发展迅速,但临床发现冠心病的死亡率却不降反升,其中微循环障碍的发生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江教授分析了PCI围手术期微循环障碍的机制、防治措施和腺苷药物应用,引导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xszl/8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