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读着一封75岁老年女性患者叙述她诊治疾病的来信时,越读心情越沉重。不规范、过度检查和过度医疗这一医疗逐利的恶果使医疗不再是治病救人,而是在伤害患者谋利。
1、年去拔牙,因心电图有T波倒置,口腔科说有心脏病,必须先看心内科。(女性的心电图ST段下降和T波倒置并不是冠心病心肌缺血,很多情况是假阳性。)
2、到上海X院心内科就诊,发现心房颤动(房颤),检查之前无症状。医生说房颤有卒中风险,但并不说抗凝药,而建议做射频消融手术。正赶上上海XX医院在开房颤消融的学术大会,就住院接受了手术。出院不久做心电图显示为心房扑动和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手术的后果,心房扑动和房性心动过速时,心室率更快,更难用药物控制)。这时患者有了明显症状,“上楼气短,说话带颤。”(患者信中原话)。
年5月到上海XX医院做动态心电图,发现夜间有长间歇,白日无黑朦晕厥,医生说需安起搏器,否则可能一觉睡过去。患者信以为真,被过度植入了完全无必要的单腔心室起搏。更让我难以理解的是这医院同时动员患者做了左心耳的封堵术,说是预防卒中,也未与患者谈到任何口服抗凝药的问题,而让患者用对房颤卒中预防疗效不确切的氯吡格雷。术前患者提出,可否同一次手术,做一下心房扑动的射频消融术?手术医生说:“消融对心脏有损伤,不宜做。”患者在信中发出如下感叹:“反正医生想做就有做的理由,不想做就有不想做的理由!”(医疗信息不对称,患者被动无奈!)
年9月和10月各有一次清晨突发胸痛,满头大汗,呕吐。马上去上海XX医院急诊,收入院,说是冠心病,需做冠状动脉造影。造影结果冠状动脉正常,无任何狭窄。X主任又说可能是心衰,给开了呋塞米和螺内酯。吃了也无效,而且日感乏力。
医院又让查了脑磁共振,发现大脑中动脉狭窄,让在氯吡格雷基础上加上阿司匹林,结果引起消化道出血。
患者信中问我:“一直不断看病住院,手术不停做,药越吃越多,不但病不见好,而且越治越重,我到底是冠心病,还是心肌梗死,还是心力衰竭?”(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左心室不大,射血分数58%)。
这个病例的思考:
1、这位患者先后接受了不必要的射频消融手术、心脏起搏器和左心耳封堵手术。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成功率并不高,复发率并不低,对老年人尤其如此。预防卒中不是手术,而是合理使用抗凝药物。
左心耳封堵仅适用于不能耐受抗凝药物,或充分使用抗凝药物后,仍有血栓栓塞发生的患者。但80%-90%的患者可耐受抗凝药物。
没有白天黑曚与晕厥,夜间有心跳长间歇无需安起搏器,不会一觉睡过去。
2、这位患者年9月和10月的症状根本不是冠心病心绞痛,而符合典型的惊恐所致躯体症状。由于“双心医学”尚未能广泛推广普及。患者症状被误认为冠心病,造影正常,仍给患者开了治心绞痛的药物。更荒唐的是又说患者有心力衰竭,开了利尿剂。
3、房颤卒中预防应服用华法林、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等抗凝药;预防冠心病的动脉血栓或支架后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这位患者不但开错了药物类别,还不必要地用了“双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结果导致消化道出血。
这一连串的常识性误判与过度都发生在大城市三医院,难道不应引起我们深思吗?这些现象已非个别偶发,已成为心血管医学界的“专家共识”,很可怕,也很可悲。伤了患者,也丢失了医学的尊严。
最后我们反思一下,这位老人应如何规范化治疗?
如果我们的医生重视基本功,又不迷恋迷信崇拜生物医学技术,医疗卫生改革能从根本上铲除追求毛收入、多做多得的体制,医学才会回归为人民服务,而去追逐人民币。
多年存在的T波改变,又没有症状,在女性没有临床意义,不意味着缺血,也就根本不是冠心病。
治疗任何疾病的目的不外有二:一是控制减轻或消除症状,二是防控风险。老人的房颤无症状,心室率一直不快,但有卒中风险,因为她有三个风险因素:①高血压,②年龄75岁,③女性。预防卒中的无创而有效的办法是用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等。
事情是拔牙引起的,老人可先把牙的问题解决。再用上抗凝药,继续用好行之有效的降压药物。这么简单,无痛苦。本该医疗成本很低的治疗却被一连串不靠谱的过度检查治疗替代,把一个平静生活的老人搞得痛苦不堪。
附回信:
陈JY老师:您好,来信与病历看过。
1、您没有冠心病,没有心梗,也没有心衰。
T波倒置在女性没有意义。
冠状动脉造影(-)更能排除冠心病,本也不需做。
2、消融手术本也不宜做。左心耳封堵亦无必要。夜间心跳长间歇也本无需安起搏器。医疗趋利,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您是深受其害。但既已过往,请往前看。
3、年9月、10月清晨的发作不可能是心绞痛,而符合焦虑的急性发作—惊恐所致的躯体症状。建议用黛力新,早餐后一片,用6个月。如果有上述发作,可备用一片劳拉西泮发作时用。
4、房颤/房扑,有高血压,年龄超过70岁和女性这四项,需用抗凝药预防卒中,可选以下两种药之一:①利伐沙班10mg日一次,每早服或②达比加群mg日2次。泰嘉用于冠心病和其他动脉血栓预防,对房颤预防卒中无效。
5、比索洛尔更长效,副作用也更小。
胡大一
年3月15日
胡大一大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lfa/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