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病常见危险时期,秋冬季节,天气转凉,很多人,身体受寒冷空气刺激,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的意外,出现头晕、肢体麻木、无力、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那么,如何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调养呢。
一、控制基础疾病
按时吃药,维持血压和血糖稳定,控制高脂血症,定期复查,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病发作。研究分析表明,原有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或已患脑梗、冠心病患者,每天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能对防治心脑血管病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合理饮食
管住嘴巴很重要,秋冬季节,不提倡在饮食上大鱼大肉,尤其是心脑血管病患者,要妥善安排饮食。膳食的总原则是控制热量,以低糖低盐低脂为主,努力杜绝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另外,良好的饮水习惯,亦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对预防血栓很有好处。
三、适当的户外运动不可少
生活、工作压力过大,缺乏运动是人们的通病,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一般来说运动是保持健康的良药,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盲目运动有时不但没效果反而适得其反。需要注意的是,锻炼身体首先要选对时间,运动量也要注意,出汗太多容易脱水导致血液粘稠,心脑血管、心肌梗死则更易发作。运动频度建议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
四、控制负面情绪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突发的时候务必要争分夺秒,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进行抢救。不要随意移动、晃动患者,反而会加重病情。
五、专家建议
中老年人每年至少做一次健康体检,了解自已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预防性治疗,一方面控制和稳定病情对身体有益,同时也可以抵御不良诱因;更重要的还在于日常生活中,做到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不长时间打牌和劳累;保持情绪放松、心情愉快,尤其不要参与令人激动的娱乐,避免情绪的波动和刺激。另外,一些不典型症状更要留意,如头痛、牙痛、关节痛、腹痛、呕吐等,一旦出现要及时求医,因为这些很可能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征兆。
一生的陪伴,医生的守护。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lff/2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