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病人数为2.9亿,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人患心血管病,其中冠心病死亡率占心血管疾病的10-20%。
冠心病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外就是运动康复治疗。如果冠心病患者缺乏运动,不仅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和血栓栓塞的风险会增加,而且还会导致身体体能进一步下降,一旦日常活动都受到影响,生活质量会显著下降。
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适度运动,不仅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冠状动脉斑块,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心功能,还可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因此,冠心病患者可在身体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冠心病的运动处方治疗。
医学运动处方指在治疗过程中,以处方的形式,对患者的运动种类、强度、运动频率及时间加以确定,并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其核心是对运动强度的把控。
1.运动目的
改善心肌供血与供氧;全面提高健康水平,减少危险因素,防止冠心病的复发;消除不良情绪,获得良好精神状态和健康心理,增强恢复正常生活的信心。
2.运动强度控制
一些身体状况比较好、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可选择运动强度为40%~80%最大摄氧量或70%~85%最大心率的运动(-年龄为最大心率),运动初期或机能状态稍差的患者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总体来说,宜选择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来达到增强心脏功能的目的,这种运动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和减少运动引起的危险性。一般而言,每周运动的次数不应少于3次,每次运动时间掌握在1小时以内。
3.运动种类
有氧运动是冠心病患者运动处方最主要的方式,常用的包括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登山、太极拳等。此外,适当的力量练习也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4.基本运动方法
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状况,可分为3组分别进行锻炼:
基本组:心电图无明显改变、陈旧性心肌梗死、自觉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编入本组。
准备组:心绞痛、心电图缺血改变、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后期的冠心病患者,列入本组。
观察组:心律失常、心绞痛频繁发作及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早期的冠心病患者,列入本组。
(1)基本组
注意事项:
运动后心率控制在每分钟-次。对没有锻炼习惯的冠心病患者,开始锻炼时应严格控制运动量,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者再逐步过渡到每分钟心率次的运动量。经医生检查确诊已符合本组要求,才能逐步进行锻炼。运动量要因人而异,加强自我监督,定期进行病情复查,避免快速、屏气、静止用力的动作。
1)步行
具体方法:
步行两段米平路。用15分钟走米,休息3-5分钟,再走米。以后可逐渐增加步行速度和持续时间。每日1-2次,每周4-6次。
注意事项:
步行时选择平坦道路,注意步态稳定,步幅均匀,呼吸自然,防止跌跤。中间可穿插急行,如体力不能耐受,可随时减慢速度。
2)慢跑
具体方法:
每周4-6次,每次-米,心率控制在次/分以下。以后可逐步加长跑步距离,但不应提高跑步速度。
注意事项:
只有在急行-米而无心绞痛发作者,才允许参加慢跑锻炼,适用于病情较轻、有运动基础者练习。运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心率,体力不能耐受时,可采取走-跑交替的形式降低强度。一般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3)登高:
选择一个高度不超过50米,坡度为30度左右的坡,可先用15-20分钟登完,以后逐步缩短时间,上坡后休息10分钟,再用同样的速度下坡,每周3-4次。
注意事项:
此运动强度相对较大。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结束后要做放松活动。如出现气促、晕眩等,应增加间歇时间,或多穿插平稳的呼吸练习。如有极度疲劳,胸闷或心前区有紧迫感和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随身携带药物,以便在不适时及时服用。
(2)准备组
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运动量,每分钟最高心率不超过次,要缓慢、柔和,结合呼吸进行运动。
1)散步:
具体方法:
先慢速(每分钟70-步)走米,再中速走米,最后用慢速走米,每走一段可休息3-5分钟。每次走20-30分钟,每日1-2次。
注意事项:
运动前后要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运动后避免立即进行热水浴,以免发生血压下降及心率失常。
2)医疗体操(中强度):
具体方法:
直立位,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两臂缓慢前上举,两掌相对,上体同时稍稍向后仰,深吸气;两臂放下,还原,呼气;重复6-8次。
直立位,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上体向左转,随之左臂屈肘放在背后,右臂屈肘置于胸前;还原,向右侧做相同动作。每侧重复6-8次。完成动作时,两腿直立,呼吸均匀平稳。
直立位,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两臂前平举,两腿屈膝慢慢下蹲,呼气;缓缓站立,还原,吸气;重复6-8次。下蹲和站立时,上身均保持直立。
注意事项:
完成以上动作时,呼吸平稳,动作舒缓,尽可能使躯干、四肢伸展,肌肉拉伸。每天可练习一次,每次练习时间20-30分钟。
3)保健按摩:
具体方法:
揉擦面部、头部、腰、胸、腿和脚底涌泉穴。每日1次,每次10-20分钟。
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状况在卧床情况下做主动(自我按摩)或被动(由别人代劳)按摩。按摩穴位时,要产生酸麻胀痛的感觉才有效。
(3)观察组
注意事项:
本组患者暂不宜参加体育运动,应在症状有所改善的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参加锻炼。提倡早期活动,但切勿过急,以免造成意外。一般急性发作期以卧位休息为主,减少心脏负担。患者卧床时间过长或过早活动,都不利于病情康复。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健康后再有计划地由局部的运动到全身运动,运动量也可逐步加大,最大运动量的心率为每分钟90-次。
1)医疗体操(小强度):
具体方法:
仰卧位,双臂置于体侧;两臂同时伸直缓慢举起,缓慢放下;重复8-10次。
仰卧位,双臂置于体侧;保持上臂不离床,缓慢屈肘;重复8-10次。
仰卧位,首先单或两膝(足跟不离床)向上屈曲,然后向下伸展,重复8-10次。
注意事项:
速度要慢,动作幅度要小。呼吸平稳,动作舒缓。每日1次,每次10-20分钟,每练习完一个动作休息1次。以自我感觉来检查自身的运动量,有不适感觉立即停止练习,以免发生意外。
拓展阅读
[1]白瑾,赵威冠心病患者体成分与运动能力的相关性《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医学版》,,46(6):-
[2]赵焕,王连生运动对冠心病影响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33(2):-
[3]陈宣兰,江华,钟一鸣,王小萍,危小军步行运动训练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中国循环杂志》,(12):-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lff/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