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医院纷纷推动“云医疗”模式,利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就诊需求,避免感染风险。
“虽然目前疫情形势逐渐好转,但免疫力较低、属于易感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仍然不可松懈,特别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的心衰患者,是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一旦感染或将多途径引发及加重心衰。”新疆医院副院长汤宝鹏教授说,心衰疾病的高危潜在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应了解和警惕心衰,加强本身疾病的自我管理与心衰防治。
防治心衰,早诊治和长期管理需双线并进
目前,我国心衰患者数量超千万,患者不仅饱受疾病的困扰,还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约有50%心衰患者在诊断5年后死亡,生存率低于多种癌症。因此,心衰又称之为“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
心衰也是引发患者反复住院的最主要因素,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数据显示,我国心衰患者平均每年住院2.4次,约69%的患者都有1年内再住院的经历,直接治疗费用高达3.9万元。因此,提升心衰综合诊疗水平,重视并加强疾病长期管理势在必行。
尽管心衰是目前心血管疾病领域尚未攻克的“最后战场”,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预防和治疗。
汤宝鹏教授提醒
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和糖尿病是导致我国心衰发生的前四位的主要病因,这些潜在的患病人群要注意心衰到来的“信号”,如发现胸闷、喘气、浮肿、疲劳、运动能力下降等症状,及时前往距离最近医院心内科就诊,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此外,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除了疫情期间居家不外出、加强防护外,对于本身疾病的控制应从谨遵医嘱、长期规范管理,加强监测、规范用药、按时复诊等方面做起。
创新型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类(如: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以在2周内有效改善心功能。并且在心衰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降低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风险。同时,长期使用时,还能够有效逆转心脏重构,使部分患者心脏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
据悉,年国家医保局已将心衰创新药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纳入医保,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心衰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使长期规范治疗有了基础保障,如果切实减轻患者长期负担,心衰列入“门诊慢病医保”仍是关键。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部分疾病正逐步向常见的慢性病转变,慢性心衰就是其中之一。目前通过心衰口服创新药的治疗,患者住院风险显著降低甚至不需要住院,促使心衰治疗由“住院”逐渐向“门诊”转变。
汤宝鹏教授说
目前新疆针对一些以门诊治疗为主且医药费用较高的如高血压等心血管慢性病,实施“门诊慢病医保”惠民政策。能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健康产出。
汤宝鹏教授认为将心衰列入“门诊慢病医保”至关重要。如果把心衰纳入门诊慢病的管理范围,门诊用药负担减轻,可以引导患者在门诊看病、降低住院需求,减少“门诊转住院”等现象,减少住院费用,总体降低医保支出,也能更好的实现对患者长期管理,形成双赢的结果。
当然,不管心衰是否列入“门慢”,汤宝鹏教授都提醒心衰患者要做好长期规范化治疗。目前,医院的医生也积极开展了电话随访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yzl/6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