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佳导语
随着冠脉介入治疗的设备条件日趋改善,性能良好的新器材大量问世及医生操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介入治疗能解决的适应症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也愿意选择介入治疗来消除病痛,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介入治疗并非“一招通吃”
介入治疗适用于大多数冠心病病人,包括心绞痛(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及部分复杂、多支冠脉病变的病人。介入治疗也有其局限性,其实介入手术并不能代替搭桥手术。一般而言,对于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多发、多处、弥漫病变或者主要血管分叉处的病变,医生会建议患者最好采用外科冠状搭桥手术。
介入治疗这种简单、安全、微创的方法也并非没有弱点,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在支架植入部位发生再狭窄(支架内狭窄)。支架内有形成血栓的可能性,很多时候,支架内的急性血栓的形成直接危及生命。
现在经常使用的是能减少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药物涂层支架,支架的表面涂有一种特殊药物,再辅以术后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少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介入治疗术后仍要坚持服药
介入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心血管的局部疏通问题,但并不能彻底改变血管腔的狭窄病因,接受介入治疗后不代表疾病就已经痊愈。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介入治疗后患者应该继续服药。常规下,心脏手术后服用的药物有: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咯雷片;调脂药,如他汀类药物;扩管药,如硝酸酯类药物;其他基础治疗,系统降压、降糖等。但是,一般情况下,手术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开药,患者按医嘱服药就行。
除了按时服药,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还有哪些注意事项?规律生活,远离压力,健康饮食,适当运动。短短的十六个字,坚持起来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只要冠心病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术后的康复肯定大有裨益。
另外,冠心病人术后回到病房后应尽可能进食,如果进食及饮水过少会造成脱水及低血压,而低血压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危害是很大的,它有可能促进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更主张多喝水,而是否够量则可由尿量来反映。故术后监测尿量和血压是很重要的。
由于介入治疗时用抗凝血药物较多,量亦较大,所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卧床时间和肢体制动时间较冠脉造影术后长,同时也更严格。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穿刺部位的渗血。在鞘管未拔除前,常可见覆盖穿刺部位的敷料被浸透。通常,如果渗血不严重,不必处理;但如果渗血较明显,应请医生及时处理(或更换敷料,或提前拔除鞘管)。所以观察敷料的渗血情况也很重要。
作者:魏以桢 医院心外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yzl/7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