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简介
常乃轩
医院心脏病专家,中医切脉诊病、辨证用药及中医治疗心脏病方面造诣甚高,经验丰富,医技超群。
医院心脏病专家常乃轩介绍,冠心病可大致分为心脉淤阻型、痰浊内阻型、阴寒凝滞型、气阴两虚型等几种证型。近年来,中医体质学说研究发现,气虚质、血淤质和痰湿质体质者更易罹患冠心病。
人们往往以为寒冷季节易导致冠心病高发,但事实上夏季冠心病并不少见,特别是在持续高温闷热的天气里,冠心病发病率会明显升高。
常乃轩认为,夏季冠心病易发的原因主要有:1.夏季人体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散热增加,体表血管扩张,皮下血流量是平时的3~5倍,更多的血液流向外周血管,心脏的供血、供氧相对减少。
2.高气温易使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心脏负担。
3.室外温度高,室内空调房间温度相对低,温度变化的反复刺激,使冠状动脉剧烈收缩,容易导致冠状动脉内斑块反复被牵拉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4.夏天出汗多,体液流失,血液浓缩,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
5.炎热天气容易影响睡眠质量,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的耗氧量增加,这也增大了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
为此,常乃轩提醒说,冠心病患者应按医嘱服药,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发病的危险因素,并注意身体状况的变化,如出现心悸、心慌、胸闷、胸痛、头晕、气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冠心病患者还要适时调畅情志,宁心安神,避免情绪激动。此外,要注意保护阳气,夏天人体阳气最盛,在中医理论里,心所对应的季节正是夏季。如此时能适当补阳,可改善体质,预防冠心病发生。
三类体质更需做好防护据常乃轩介绍,气虚、血淤、痰湿体质的人较易患心脏病。
具体说来,气虚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的化生不足时,易出现气虚表现,常表现为语声低微,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精神不振,体倦乏力,常自汗出;
血淤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内出血不能消散而成淤血内阻的体质,常表现为面色晦暗,皮肤粗糙呈褐色,色素沉着,或有紫斑,口唇暗淡,舌质青紫或有淤点;
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常表现为形体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厚味,舌体胖大,舌苔白腻。
如何防护中医讲究未病先防,人们应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常乃轩建议,因夏季出汗较多,血黏稠度高,这是冠心病的重要诱因。此外,大量出汗还容易造成营养流失。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足量补水、补充电解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清淡饮食。
蔬菜中的苦瓜、丝瓜、冬瓜、黄瓜、番茄、芹菜,水果中的西瓜、李子、桃子、葡萄、梨,还有银耳、薏米、莲子、蜂蜜等食物都具有清热解暑、健脾化湿、养阴生津等功效,适宜在夏天食用。也可适量摄入具有滋养功效的凉性或平性肉类,如鸭肉、鸡肉、瘦猪肉、鸽肉等。金银花、菊花、莲子心、竹叶、藿香、佩兰等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清心利尿、化湿和胃的功效,可在夏季泡水代茶饮。
起居方面,夏季适量运动可以疏通经络和血脉,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冠心病的发生。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一般应选择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锻炼,避开高温以防中暑,运动量不宜过大,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且要补充水分,防止血液浓缩。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运动后不可饮用冰镇饮料,不可直接吹空调、电扇,避免血管突然收缩。情志方面,中医理论认为肝主情志,情绪的异常能引起肝生理功能的失调,导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滞血淤,或肝郁化火,灼津成痰,或肝气犯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气滞、血淤、痰浊均能痹阻心脉,诱发冠心病,故应保持情志舒畅。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yzl/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