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养肝,夏养心。夏至过后,气温高,出汗多,导致人体血液粘稠度增高,容易阻碍血液流通,从而堵塞血管形成血栓,甚至引起心肌梗死;而且人处于高温环境中,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使心脏负担加重;闷热的天气使人烦躁、抑郁、失眠,这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之一。
胸闷胸痛、浑身无力、头晕头疼等症状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前的危险“信号”。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动脉硬化患者在含氧量低的夏季要尤为注意,即使按医嘱服药,作息正常,也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甚至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
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我们会教大家一套夏季心脏保健法为热天续命。
一套夏季心脏保健法,记住
1个养心觉
11时~13时是心经当令,是养心的关键时刻,最好的做法是小睡片刻。
午睡可以保护心脏,保护心血管系统,睡眠过程中可以使人的心率、血压下降,使心血管系统可以得到很好地舒缓,可以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风险。
但午睡时间不宜过久,建议午睡的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一般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俗话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中午小睡半小时,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恢复元气。建议在饭后半小时进行午睡,天气闷热卧室内最好开启空调,调节室温在26℃左右。午睡后要先活动下手脚再慢慢起身,再喝一杯凉开水补充水分。
2个养心瓜
1.冬瓜
夏季人们很容易倦怠,与天气炎热,人体大量出汗,钾元素随汗液排出有关。冬瓜含水量最为丰富,高达96%;钾元素含量也相当高,每g含钾量为mg,属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不仅能补水,也能补钾,补充钾元素可以将体内多余的钠排出,保护心脏功能。
2.苦瓜
中医有“夏吃瓜”“夏吃苦”之说,夏至后,有心火可适当吃一些苦瓜,能去暑热、增加食欲。就苦瓜本身而言,维生素C的含量为56毫克/克,是丝瓜和南瓜的10倍以上,而且也是种高钾蔬菜。
3个养心茶
夏季炎热,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的钾元素以及其他人体微量元素易随汗液流失,夏季常喝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
除了茶叶水,还可调配一些简单的中药茶,清热解暑兼养心安神。例如:
1.用荷叶和莲子芯泡水,能够养心益智、清心火、解暑热。
2.对于心火上炎所致的心烦失眠、口腔溃疡,可用莲子6克、栀子6克、酸枣仁6克,开水浸泡代茶饮,有清心除烦安神之效。
3.中医对西瓜有个美称,叫天生白虎汤。西瓜是凉的,它的西瓜皮翠衣也是凉的,它能够清热祛湿,还有一点补气生津的作用。
4个养心穴
1.内关穴
内关穴是全身对心脏调节作用最强的穴位之一。点揉内关穴能有效提高心肌无氧代谢的能力,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的症状。
方法: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可以点揉两侧的内关穴1分钟,方便时间随时进行。
2.少府穴
少府穴是心经的荥穴,对于心火过旺所引起的口舌生疮、失眠、面红目赤、小便赤黄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方法:少府穴位于手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
3.伏兔穴
按揉伏兔穴有缓解心慌和心跳过速,补养心血的功效。
方法:伏兔穴位于大腿前面,正坐屈膝成90度,对方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其膝上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中指到达的地方就是此穴。
4.天泉穴
天泉穴,故名思议就是心脏之血会像高山流水一般源源不断供给全身。经常按摩可改善胸闷气短的症状。
方法:天泉穴位于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
5个养心果
1.番茄
番茄,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之效,酸味能起到敛汗、止泻、祛湿的作用,可以预防流汗过多而导致耗气伤阴,有助于健胃消食。
2.红苹果
红苹果入心,对于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的作用更强。可以降低血脂,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3.红豆
古代李时珍把红豆称作“心之谷”,既能清心火,也能补心血,可谓消肿利尿、补血、强心、健脾样样都行。
4.樱桃
中医认为樱桃可以补心气,养心血。而国外的营养学者索性把它叫做心脏的阿司匹林。樱桃不仅使血脉能够畅通,还能温暖心阳。
5.桑葚
桑葚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还可有效扩充血容量,缓解高血压。
特别提示
1.夏季应持续补水,最好喝常温的白开水,不要喝冰水,否则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夏季出汗多,若不及时补水,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建议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和清晨起床后,都喝一些凉开水,每日总饮水量不少于ml。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喝一些既补充水分,又清热解暑的饮品,如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等。切勿等到口渴了再饮水,也不要多喝含咖啡因的饮料。
2.晚餐建议多吃牛肉、鸡肉或鲑鱼肉等低脂肉类和鱼类。夏季饮食宜清淡,建议多吃富含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的胡萝卜、红薯、西红柿等蔬菜或绿叶蔬菜,有助于减轻动脉硬化。适量吃一些燕麦粉、燕麦片等白色食物和黑木耳等黑色食物,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胆固醇。此外可常吃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类,但要忌油腻、高脂肪、高盐饮食,以免血压升高从而诱发心绞痛。
3.建议穿衣时注意浅色、单层、吸水和宽松原则,优先选择吸汗效果好的棉质衣服,腰带不应过紧。
4.夏季傍晚可以做一些伸展性、放松性的运动,以放松骨骼肌肉为主,可以促进夜间睡眠。运动方式推荐缓慢地散步,做扩胸运动,双手上举过头,频率为每分钟10~15次即可。舒展肢体的运动能够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从而减轻心脏负荷。“出门一分钟流汗两小时”,想必大家在炎炎夏日更愿意待在家里,但不出门不运动对身体又不好,因此不少老年人会早早起床晨练。有调查显示,70%-80%的心脑血管疾病会发生在上午6点到10点,因此我们建议合理避开这一时间段,选择在较为凉爽的傍晚进行强度适当的运动,且切勿运动过久,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以免导致心肌缺血。同时要备足饮用水,并戴好遮阳帽,以防中暑。
5.养心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保持好心情、平和心态。避免大喜大悲,防止“情绪中暑”。酷暑难耐,人难免会产生烦躁、易怒、紧张等不良情绪。值得提醒的是,情绪激动失控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首要因素,所以建议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可找亲朋好友聊天倾诉或培养一个兴趣爱好。
6.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按时吃药、规范治疗对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复发十分重要,切勿因自我感觉良好而擅自停药减药。临床上,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除此之外,夏季也可每天坚持服用有益气强心功效的麝香保心丸来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总而言之,夏季有暑邪、湿邪和寒邪,其中暑邪最容易伤“心”,因此大家要积极做好防护,这样才能安“心”度夏!
医院心血管内科全体医务人员感谢您的支持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yzl/8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