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是世界心脏日,我们来聊一聊“心”相关的事情。心脏是人体的动力之源,一张一缩间,将血液灌注全身,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它如此不眠不休地工作,难免有“生病”的时候,生活中患有心脏疾病的人也不在少数。
今天下午2点,《养生大国医》特别邀请浙江大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李长岭,针对心脏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冠心病,为大家在线科普答疑。
点击上方预约直播开始前将提醒你冠心病,因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所以有着“人类第一杀手”的称号。过去我们总以为,冠心病是老年人的专利,但是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同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那么哪些症状提示了心脏已经负荷运转了呢?又有哪些人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日常生活又该如何保养我们的心脏?已经得了冠心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出现这3个症状要当心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现有患病人数已达3.30亿。
现代人有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都大大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果你日常生活中也有以下这些症状,就得提高警惕了。
①胸痛有人描述胸痛时,最典型的是“像有石头压在胸口上”一样。
除了胸口痛,从肚脐到下颌部位的疼痛,比如后背疼痛、下牙疼痛等都可能是胸痛的不同表现。
若发生了类似的症状,尤其是症状持续不缓解的话,就很有可能是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②心悸心悸是心律失常的表现。比如有些人会感觉心脏跳漏了一拍,也有人会突然感觉到一连串迅速、不规律的心跳。如果是因为紧张、剧烈运动等偶然感觉到心悸,一般没有太大问题。但如果心悸频繁发作,多次自测脉搏后,都出现异常情况,就有可能是疾病的表现,一定不要轻视。③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分很多种,症状严重时会像是在水中无法呼吸,症状稍轻的会像爬山时的喘气。如果在安静状态下或轻体力活动中出现呼吸不顺的感觉,就有可能是心血管或肺部疾病。而胸闷、气短也是心血管常见疾病——冠心病症状之一。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血管痉挛导致管腔完全或不完全阻塞,从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等表现。《柳叶刀》针对中国居民年至年死亡原因的研究表明,死亡率第二的就是缺血性心脏病,即冠心病。那么,面对高发的冠心病应该如何预防呢?得了冠心病又该如何治疗?点我进直播间免费问专家冠心病5类高危人群
1高血脂血液中的甘油三酯等脂肪含量过高,容易粘附在血管壁上,并且逐渐聚集,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响血流,诱发冠心病。
2高血压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容易造成动脉血管内膜机械性损伤,使得血脂更容易在血管壁沉积,从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心病。
3高血糖高血糖人群的脂肪代谢往往存在问题,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诱发冠心病。
4高体重肥胖患者心脏负荷加重,血脂异常的几率较高,容易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同时,肥胖容易促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发生冠心病的风险相对更大。
5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会损伤血管内壁,使得血液中的脂质更容易堆积形成斑块。此外,抽烟还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减少血流量。
冠心病高危人群该如何保护心脏?点击进入直播间,专家为您解答~点我进直播间免费问专家人工智能改革治心技术
对于疾病来说,我们老生常谈的9个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其重要。科学技术的进步给病人带来了更好的检查治疗方式。对于“心”的检查治疗,也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
没有人工智能的时代,这些检查手段有哪些弊端?人工智能CT-FFR的优势是什么?它和心脏彩超有什么区别?
冠心病检查方式因为心脏问题就医时,医生会给病人开具血液检查化验单、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等检查。
现在不断革新的诊断技术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可能节省医疗花费和节约医疗资源。
人工智能在冠心病诊治领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这个标题当中的“人工智能”是用于诊断还是治疗呢?更多问题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yzl/8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