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婚庆 >> 婚庆前景 >> 正文 >> 正文

广府婚俗不老土听听八姑姐教路潇湘晨

来源:婚庆 时间:2023-1-23
北京雀斑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10057595.html

信息时报讯(记者马泽望)近日,广州成为民政部确认的15个婚俗改革实验区试点之一,有网友表示对广府婚俗的印象,只停留在粤语影视作品中常出现的“饮杯新抱茶,富贵又荣华”“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这些婚仪上会出现的“金句”。到底广府婚俗包含什么?人称“八姑姐”的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广府传统婚俗第四代传承人卢玮玮向记者“科普”说:“广府婚俗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的‘六礼’,择吉日、过大礼、落栊、安床、开脸、上头、接亲、入门、回门,这些都是广府婚俗的组成部分。发展到现在,就算有些年轻人办西式婚礼,其实依然会保留诸如择吉日、过大礼等广府婚俗的元素。广府婚俗注重的是‘好意头’以及亲人朋友间爱的传递,据了解,广州成为婚俗改革实验区之后,市民政部门要开展的具体工作之一,就包含筹建婚俗文化馆,让广府婚俗的形式、内容与涵义,更广为人知。

广府非遗婚俗馆展示婚庆果物。信息时报记者徐敏摄

“安床”是婚庆步骤中重要的其中一项。信息时报记者徐敏摄

广府非遗婚俗馆展示“安床”。信息时报记者徐敏摄

广府非遗婚俗馆,婚庆摆设。信息时报记者徐敏摄

广府非遗婚俗馆,婚庆摆设。信息时报记者徐敏摄

广府非遗婚俗馆,婚庆摆设。信息时报记者徐敏摄

“金玉满堂”甜品。信息时报记者徐敏摄

视频/信息时报记者徐敏

广府婚俗之工序·礼多寓意重

八姑姐的家族,从她太姑婆时期开始从事婚礼执仪开始至今,已经传到第四代。八姑姐从小接触广府婚仪的知识,而她自己从业至今也有20多年。

八姑姐介绍,广府婚俗文化的礼仪,首先是择吉日。“现在不讲封建迷信的,好日子,好时辰,至少要要求婚礼当天要风和日丽。”

第二个环节是过大礼,“过大礼本身象征着媒妁之言以及双方父母对这门亲事的肯定。“下聘是个很重要的环节,虽然叫做‘大礼’,但其实男方送给‘大礼’,都是诸如喜饼之类的食物居多,女方也要给男方回礼的,按照传统,女方会亲手做一些手工艺品,像绣的荷包、绣的腰带之类的,女方通常都会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做,女方送完这些有意义的回礼之后,双方的婚事就算落实了。”

接着就是落栊,意思是准备新娘出嫁时带的木箱要利利是是,新娘要把衣服准备好放进木箱、做好仪式,木箱在结婚当天去到男方家之后才可以打开。

安床则蕴含着对新人的祝福,通常会在婚礼前几天进行,由“好命婆”把新床搬到新人房间内,安放在最佳位置。而在婚礼前一天,则由“好命婆”或者大妗姐把新床单和龙凤被铺好,安床后就不能让任何人进入新房。

安床之后的工序就是“开脸”,八姑姐说,传统的开脸方法是不伤脸和毛孔的,它使用的粉是蛋粉,也就是青皮蛋壳磨成的粉打底,利用线把新人脸上的绒毛清除,接受大家的祝福。

上头这个环节,其实代表着“成人礼”,“中国的父母很含蓄,上头这个环节,也是父母与子女交流的环节,梳头套装里的尺子,其实寓意父亲对孩子的训诫,大部分父亲很少会把心里话说出来,如果少了这个程序,他们就会少了一个父亲与孩子之间交流的机会。”

结婚正日当天中重要的环节就是接亲,“广东地区历来都有‘开门利是’的风俗,寓意开门见喜,接亲的人们要在门口‘叫喜’,大声叫,因为是喜事,开开心心娶‘新抱’,左邻右里开开心心参与这件喜事。”

还有敬茶,“也叫孝亲茶,以前大家族长辈们就算互相有嫌隙,在这一天都会聚在一起,喝了新人敬的孝亲茶,借着这个气氛也能改善大家的关系。然后就是结婚的晚宴了。”

最后就是回门礼,“也叫做‘舅父请酒’,新娘要带一些礼品回娘家的,譬如像乳猪,猪的大小,还代表男方对这个新娘的满意不满意。”

广府传统婚俗第四代传承人卢玮玮(八姑姐)。信息时报记者徐敏摄

八姑姐参与婚俗活动。受访者供图

八姑姐参与婚俗活动。受访者供图

八姑姐参与婚俗活动。受访者供图

广府婚俗之演变·花轿、单车到花车

广府婚俗最核心的主题,是要带给新人美好的祝福,以及让亲人朋友们通过参与新人的婚礼,关系变得更融洽。“好意头”是最重要的,婚礼豪华不豪华反倒是其次,这也体现深受广府文化影响的人们那种务实的精神。

八姑姐表示,目前广州依然有不少新人结婚是选择最传统的广府婚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广府婚仪也有在演变。

“这和社会的富裕程度以及当时的风气有关。譬如清朝中期比较社会经济实力鼎盛时候,我们南方地区的新人办婚礼就比较丰盛,再精美的花轿都有。后来随着清朝国力的衰弱,很多就能省即省,到了列强侵略的年代,我太姑婆那时候帮人主持婚礼,可能帮新人梳头就可以了。”八姑姐说,婚礼比较热烈的时候是改革开放之后,“到了年、年广州开始出现用的士接新娘的现象,当时都是的士行业的人结婚,朋友间互相帮忙,才有可能组成的士花车队接新娘。六部的士组成个花车队接新娘,就非常风光了。之前能用单车接新娘都已经算是厉害的了。年之后,的士花车、新娘穿婚纱,这类都已经开始变成广州人结婚的潮流元素。”

八姑姐回忆,有一段时间广州人结婚的攀比风比较厉害,“大概是年是最厉害的,那时候街上能看到很多豪华的婚车队,但随后就开始退流行,主要是当时有一段时间治安不好,广州人又开始记起‘财不可漏眼’这句话,当时结婚都只找一两部车接新娘,车头连个‘喜’字都不贴。我当时帮人操办婚礼都选那些比较低调的香云纱衣服,到了新娘家才换比较喜庆的金色的衣服。到了年前后,广州人又把婚礼搞得多姿多彩了,许多婚庆公司那时开始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年轻人办婚礼的方式就更多种多样了。”

随着时代的变化,广府婚俗的执行方式也在变,八姑姐说她去年还帮一个广州的护士做了一场线上婚礼,“疫情期间出不了门,她的情况也比较特殊,她就提议让我帮她主持一个线上婚礼,我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yzl/9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