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课堂改版了,视频可以点播看
为了方便广大杏林学苑用户观看学习课程,杏林学苑技术团队特地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在线学习课程,大家可根据自己特长选择相应课程学习,随时随地点播学习,每周一会上传新视频,祝您高效快速的提高诊疗技术。
观看方法: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系统,选择相应课程进行
⊙编辑:杏林君
浦家祚:
全国名老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济南市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年,在治疗内科心脑疾病和老年病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采访浦家祚是在一个周日的上午。
此前,这位76岁的老中医特意为本次采访精心准备了内容。
于是几乎不需要笔者的提问,浦家祚从“整体观念”讲到“辨证论治”再到“治未病”,逻辑清楚,语言朴实。
碍于篇幅有限,笔者精心挑选了一段他对于胸痹心疼病(冠心病)的认识与大家分享。
“辨证论治既是中医治疗的特点,也是中医治病的精髓。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把自己获得的主观或者客观的病人资料,运用中医的思路理顺,判断出病症,并最终给出恰当的治疗方案,是中医治病应该遵从的基本方法。
没有辨证,就没法进行中医治疗。
——浦家祚
我们平时所说的冠心病放在中医当中大致对应为“胸痹心疼病”。
这里的胸痹就是指胸部闷痛。
传统中医文献对此病的论述大多就是“心痛”“胸痹”“心胃痛”等。
中医认为这个病属于本虚标实证,就是说虽然患者的身体状态是虚弱的,但是一旦发病,症状会表现得很剧烈。
所以这里的“本虚”可以作为胸痹心疼病发病的一种生理基础,本虚的意思就是身体虚,气、血、阴、阳都不足。
在本虚的基础上,我们身体因为内、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就是该病的引发条件。
浦家祚根据自己四十余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身体在气血阴阳不足的患病基础上,如果出现了寒凝、气滞、瘀血、痰阻这四个条件就容易引发冠心病。
怎么理解这四个条件呢?先来说寒凝和气滞。
寒凝寒凝,可以简单理解为寒冷。
为什么冠心病在冬季高发?
因为外界寒冷的天气突然刺激人体血脉,会引起血管突然的收缩,出现血液运行的障碍。
我们知道“不通则痛”,血管因为堵塞而不通,不通而疼,就会出现冠心病。
气滞中医所说的气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气滞就是指气推进血脉运行的能力不条畅,通常这和个人的情志变化有关系。
情志表达过度或者不及都会引起气滞,进而引发胸痹心疼。
《范进中举》的主人公范进就是这种情况。
浦家祚认为,“对于气滞的患者,我们需要做的主要是帮助患者疏导情绪上的问题。”
寒凝和气滞可以通过一些预防的措施或者对心理、情绪的调节来解决。
比如天气突然变冷就要多加衣服,心情不好就要想办法发泄出来,这都未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
所以对于冠心病的发作,浦家祚更强调了另外两个条件:瘀血和痰阻。
瘀血瘀血引起的胸痹心疼主要表现就是疼痛。
这种疼痛又可以分为掣痛、剧痛、绞痛等不同的程度。
其典型疼痛区域一般在胸骨后,檀中穴附近。
檀中穴在人体第二根肋骨的水平线与胸骨正中线交叉的位置。
除此之外,疼痛也可能出现在左侧心前区的部位。
发病时,疼痛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并且会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作。
“对于瘀血引起的心绞痛,我们中医主要通过一些活血化瘀的办法来治疗。”
浦家祚进一步解释,中医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材包括当归、赤芍、红花、鸡血藤、桃仁……通过活血化瘀把瘀血给清除掉,就会使绞痛得到缓解。
“之所以出现瘀血是因为血脉运行过程中气虚或者气滞了。”
在中医的理论中,气和血是密不可分的。
气是血运行的动力,血是气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所以临床上如果判断患者产生瘀血,医生就必须给予活血、理气、补气等治疗,我们熟悉的丹参片、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都是补气活血的药物。
浦家祚说,“中医活血化瘀的药物现在也已经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确实可以缓解冠状动脉堵塞的情况,并达到抗凝、溶栓的作用。”
痰阻冠心病的另一个重要发作条件是痰阻。
中医所说的痰也是广义的概念,内痰的形成主要是机体内的体液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失去了正常的运行途径和规律,逐步停蓄凝结成为一种黏稠状的、有害的液体。
这种液体一般咳不出,“痰随气行,无处不到”,因而就会产生各种病症。
由痰阻引起的胸痹心痛病在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憋闷。
病人会感觉胸部好像压了重物,喘不过气来,也有个别病人表现为闷疼,但是这里疼不是主要的感觉,主要感觉还是“闷”。
“针对痰阻引起的胸痹心痛病,我们要用芳香温通的方法治疗。”
浦家祚解释,这个治疗的原理是利用药物芳香的气味以一种温通的作用把痰阻化解掉。
临床上常会用到的药物包括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
中医缓解胸痹心疼病的方法有很多,能缓解心绞痛的中药也很多,重要的是怎么更合理的按照中医辨证的要求去准确地治疗这种病。
“瘀血的临床表现是疼痛,治疗时需要活血化瘀,选择丹参片、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
痰阻的临床表现是憋闷,治疗时需要芳香温通,选择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
通过胸痹心疼病的例子,浦家祚一再强调,不同的病症源自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病因需要给予不同的治疗。
“我们不少冠心病(胸痹心疼病)、心绞痛患者(特别是多年的老病号)不了解这一点,发病时贸然给自己服用药物,不仅是无效的,甚至是危险的。
这就是不对症的治疗。”
浦家祚还特别提醒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不管有没有心脏问题都至少要每隔半年做一次心电图,并且需要把结果保存。
因为有的不典型冠心病患者,每次心电图结果都在正常范围内,那么医生就需要通过对比几次心电图的变化来判断患者的问题。
对于冠心病频繁发作的患者,建议至少每月做一次心电图,或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护。
“有的冠心病在心电图上可能表现不出来,有的不是典型部位疼痛。这些情况都容易造成临床上的漏诊误诊,并且会失去救治患者的最佳时机。”
本文来源:《老干部之家-健康》。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并注明转自杏林学苑(xinglinxy)。本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zqgxbzl/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