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可以说是一种由脂质结构/代谢异常和其他炎性刺激等多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性疾病。
秋水仙碱可以通过降低中性粒细胞活性与趋化性、阻碍T淋巴细胞活化及对内皮细胞的黏附、减少部分选择素及内皮素的表达,来发挥广泛的抗炎作用。近两年的临床研究表明,秋水仙碱可以减少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
为进一步明确小剂量秋水仙碱对冠心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荷兰学者JanH.Cornel研究团队检索相关临床研究作了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于年3月26日将结果发表在了《欧洲心脏杂志》(EHJ)上。
基线资料研究最终纳入-年的5项随机对照研究,共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包括例30天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例慢性冠心病患者,中位年龄63.3岁,男性占比84%,分为秋水仙碱组例,安慰剂组例。
5项研究患者的部分基线资料如下表:
在所有患者中,(94.8%)例患者有接受单抗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96.4%)例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74.7%)例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87.9%的患者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史。
研究主/次要结局研究以为主要终点事件,共例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
经分析得出,相比安慰剂组,秋水仙碱组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心梗、卒中、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了25%。
图两组主(上)/次(下)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对比
在心梗、卒中、心血管死亡、冠脉血运重建组成的复合关键次要终点事件上,秋水仙碱组风险降低了33%。
冠心病亚组分析当将总研究人群分为30天内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心病两个亚组,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
秋水仙碱组在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上,与安慰剂组并无显著差异;而在关键次要终点事件上,秋水仙碱组的发生风险均降低了30%左右。
性别亚组分析当将总研究人群以性别分组对比时,发现:
无论主/次要终点事件,仅在男性组中,相比安慰剂组,秋水仙碱组的发生风险更低,主/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分别降低了35%、33%。
心梗、卒中与冠脉血运重建研究还分别对比了秋水仙碱组与安慰剂组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差异,结果发现:
相比安慰剂组,秋水仙碱组心梗、卒中与冠脉血运重建的发生风险,分别降低了22%、46%、23%。
其中,卒中发生风险的降低程度最高,进一步区分卒中类型时,发现:
相比安慰剂组,秋水仙碱组可降低缺血性卒中51%的发生风险,出血性卒中则无显著差异,可能与总发生例数较低相关。
各死亡风险不过,在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非心血管死亡风险上,秋水仙碱组与安慰剂组,均无显著差异。
安全性-年的3项研究给出了安全性相关数据,经合并分析得出:
同比安慰剂组,秋水仙碱组并未增加患者感染住院率、肺炎住院率、胃肠道疾病住院率及癌症患病风险。
纳入研究给出的安全性数据比较局限,比如没有给出非住院性感染事件发生率。对于部分严重但低概率事件,比如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则需要较长随访时间和更大规模的研究。
局限性①各项研究的人群入选标准和终点事件定义并不相同;
②所有研究纳入的大多是无心衰、肾衰的老年男性患者;
③各研究均未对种族进行亚组分析等。
结论该研究表明,小剂量秋水仙碱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梗、卒中的发生风险,以及需要冠脉血运重建术的风险。
不过,小剂量秋水仙碱并未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虽表现出稍低的心血管死亡风险,但并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AernoudTLFiolet,etal.Efficacyandsafetyoflow-dosecolchicineinpatientswithcoronarydisease: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ofrandomizedtrials.EuropeanHeartJournal.Published:26March.
来源:心血管健康联盟信息平台
END更多阅读1、一图说清!8类常见心血管疾病
2、高血压悄悄改变大脑结构!可能让人不知不觉就变“笨”了
3、胆固醇到多少需要吃“他汀”?身体状态不同,用药标准也不同!
怎么才能不错过小循的推送?戳顶部蓝字“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zqgxbzl/7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