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太棒了,血压终于控制住了!”
67岁的心血管病患者李大爷
复诊时对心血管科医生表示感谢
青医院
心血管科开展中医特色外治项目
六大特色穴位贴敷
为心血管病患者带来福音
案例
“老病号”被穴位贴敷“实力圈粉”
67岁李大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20余年,长期服用多联降压药物但血压控制不理想,血压昼夜波动巨大。失眠10余年,平时入睡困难,心烦、乏力、头痛、头晕、偶尔胸闷、憋气、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着李大爷的生活质量,让人苦不堪言。
此图为资料图片
年3月,李大爷来青医院心内科就诊。心血管科谢春红主任医师为其辨证论治开具了中药,并辨证选取穴位配合外治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经治疗,李大爷血压控制达到了理想目标,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情绪稳定,头痛消失,心慌便秘症状也好多了,体力得以恢复。复诊时,李大爷对穴位贴敷赞不绝口,主动要求继续贴敷调养身体。
什么是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根据经络学说选取腧穴,并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贴敷,通过经络与药物的刺激作用调理脏腑阴阳、疏通经络气血,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效果。
哇,心血管科穴位贴敷疗效太神奇了!
心血管科推出六大特色穴位贴敷,疗效确切!
优势
心血管科六大特色帖敷
1、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多属于气滞血瘀体质,心血管科中医选取丹参等中药制成贴敷药品,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胸闷、憋气等症状。
2、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多属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体质,临床上可见头晕、头痛等症状,穴位贴敷采用钩藤、薄荷等中药,具有平肝潜阳作用,可辅助平稳降压,缓解头晕、头痛症状。
3、心悸。心血不足是诱发心悸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科穴位贴敷采用丹参、当归等药物,可有效刺激穴位,激发穴位经气,达到定悸安神的效果。
4、便秘。邪滞大肠,腑气不通可导致患者便秘,特采用大黄、厚朴等中药,达到通腑泻热,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和助便的效果。
5、心衰。心衰患者多属于阳虚水泛体质,临床上多以胸闷、憋气、水肿为表现,穴位贴敷采用附子、大腹皮等药物,可温阳利水,以达到治疗目标。
6、失眠。心肾不交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选用肉桂、黄连等中药制成外敷药品,交通心肾,可助眠、改善焦虑等症状。
为啥穴位帖敷效果这么“牛”?
心血管科谢春红主任医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研习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巨著及名老中医专著、经验集等,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凭借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辨证分析出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疾病分型,研制出系列中药贴敷配方,制作工艺精良。
1、具有双重调节作用。穴位贴敷疗法可发挥药物和经络腧穴的双重调节作用,两种作用相互协调,相互激发相互迭加,较单纯内服用药有一定优势,小剂量也能发挥较强疗效。
2、透皮吸收增疗效。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透皮吸收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及肠胃灭活,不受胃肠道酶、消化液、pH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提高生物利用度,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或药理效应,增强治疗效果。
3、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有减少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的优点。
4、安全无毒副作用。此方法简单易行,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安全而无副作用。
这些患者不要错过穴位贴敷!
凡是含有以下症状的人群皆可以进行穴位帖敷治疗
1、心脑血管病人群:胸闷、憋气、头晕、头痛、血压高、心慌、水肿患者。
2、亚健康人群:失眠、便秘、心慌、心烦、工作压力大的人群。
3、其他人群:关节疼痛、腹痛、腰痛、腿痛等患者。
心血管科咨询电话
-
供稿科室:心血管科
责任编辑:宣传科
审核:丁相龙武美英
欢迎踊跃投稿,共享您的智慧和思想!
投稿方式:hdzyy_xuanchuanke
qd.shandong.cn往期精彩回顾
一点红
上门“控糖”获赞许,医院内分泌科“甜蜜家园”网约护士在行动!
动态
医院副院长李刚教授到青医院调研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工作
中医药文化传播新起点!青医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际学生中医药文化体验基地”落成!
惊!卵巢里长满牙齿头发?医院妇科腹腔镜手术为患者解心忧!
流感≠普通感冒!西海岸医院儿科专家教你识别儿童流感症状
扬帆奋进启新征程
青医院召开年度总结表彰大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zqgxbzl/7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