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政府有一种册封分府的制度,皇帝的儿子到一定年龄受封爵号后,就要从皇宫阿哥所迁入新府,住进北京城里新建的王公府内。当时的王公府都是豪华大气,里面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有重兵把守。时过这样多年以后,这些昔日威武的王府现在怎样呢?追溯下列几位代表,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从前的影子。
雍和宫:四阿哥胤禛的府邸
雍和宫旧址原为明代内官监官房,康熙三十二年,胤禛被封为贝勒,监官房成为了皇四子胤禛的府邸,称为雍清王府。雍正三年(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乾隆九年(年),雍和宫改为寺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物。所以,雍和宫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廉亲王府: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
廉亲王府
胤禩的住所是廉亲王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台基厂,他的住所其实有两处,《京师坊巷志稿》记载:第一处为“裕亲王、廉亲王府,俱在王府大街。”第二处“今皆为昭忠祠”,文中提到的“今昭忠祠”在台基厂东北:台基厂头条一带。这里原来是王府街,明中叶后因修建了厂房而得名。廉亲王府西面是裕亲王府,东面是安亲王府。
和亲王府:九阿哥胤禟
胤禟的府邸是九贝子府,位于铁狮子胡同,也就是今天的张自忠路路北,东四十条路口。据史料记载,九贝子府原来是恭亲王常宁府邸的一部分。当年在胤禟分府的时候,对恭亲王府分成了部分,一部分划给胤禟做贝子府,另一部分留给满都护为贝勒府。再后来胤禟的九贝子府被分给了雍正的第五子弘昼,成为和亲王府。
清末时原来的建筑被拆除,重新建了一个三层小楼,成了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民国时曾先后是总统府、国务院、总理府、段祺瑞执政府所在地,后来成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驻地。
淳郡王府:十阿哥胤
胤(yìné)是康熙的第十子,雍正二年(年)四月,因党附胤禩(yìnsì)被雍正帝革爵圈禁。乾隆二年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死于乾隆六年(年)九月初九,终年五十九岁。胤的府邸是淳郡王府,也被称为十王府,位于西城区什刹海南官房胡同西口路北。咸丰十年(),王府成为英国使馆,后收回。保留至今的建筑有大门、梁公府(淳亲王府)、兵营(武官楼)及少数平房。
怡亲王府:十三阿哥胤详
康熙六十一年(年),清世宗雍正帝即位时,受封怡亲王,怡亲王共九代,王府前后共有三处,并且有新旧两处之分。
怡亲王府旧府位于王府井帅府园,只居住过始封王允祥(胤详)一代。雍正八年允祥死后,雍正十二年,雍正帝把此府改为贤良寺。乾隆二十年移建于冰盏胡同,有世宗御制塔碑。李鸿章在刚进京的时候就在这里居住。20世纪80年代时,改成了校尉小学校,如今已经被拆除。
怡亲王府新府位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住的是继袭怡亲王爵位的允祥第七子弘晓,后来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处死了继袭怡亲王爵位的载垣,并将此府赐予道光皇帝第九子奕譓(yìhuì)孚郡王。现沦为大杂院。
同治三年(年),虽然恢复了怡亲王的爵位,但胤详的后代仍然居住在宁郡王府,因此宁郡王府就成了第三座怡亲王府。
十四阿哥胤禵
胤禵的府邸为恂郡王府,位于西直门内大街后半壁街。道光年间,宣宗第九女儿寿庄公主府。光绪十四年(年),改府成为成亲王后裔贝子毓橚(读音:yusu)之府,叫橚贝子府。现已被毁,只存留一段断墙和几棵松柏树。
平西王府:太子胤礽
胤礽(yìnréng)出生于坤宁宫,小时候和父皇康熙皇帝一起住在乾清宫,长大后住在毓庆宫,皇太子位被废后住在咸安宫。康熙晚年,为了安置允礽诸子孙和众多仆从,在昌平郑家庄村南建了一座王府。雍正二年胤礽病逝,封允礽二子弘皙为理郡王,五月让他入住郑家庄王府内。雍正六年()晋封亲王。
乾隆四年(),弘皙获罪,被革去亲王,这座王府,再也不能叫理亲王府了,于是改名为“弘皙府”,因地处昌平,人们又叫它“平皙府”,时间久了就叫成平西府了。平西府作为王府只存在了17年,现在王府没了,只剩下地名。
年在原王府的基础上修建了平西王府,成为了新时代高档商务会所、聚会婚庆的豪华场所。
十七阿哥胤礼
胤礼的官府是果亲王府,位于平安里西大街,东起育幼胡同,西与慎郡王府隔一道墙,南至平安里西大街,北墙在今天的大觉胡同和前广平库胡同。也就是今天的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的东部。(作者:醉影北京欢迎回复互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zqgxbzl/9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