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
是因为心脏自主神经调节紊乱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的统称,多见于青壮年女性,20-40岁居多,尤其是更年期女性,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变化很快,没有特异性,轻重不一,但实际病情多数不严重,预后良好,不会影响寿命。但有可能同时合并冠心病或在冠心病的基础上发生心脏神经官能症,常见表现为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也可同时存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如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紧张、焦虑、失眠、烦躁、情绪低沉、失眠、多汗等。针对心脏官能症,主要是心理调节,适当的应用对症的药物,如稳心颗粒、谷维素、心可舒等。
中医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归属于中医学“郁证”“心悸”“怔忡”“胸痹”“脏躁”范畴。多因强烈或长期的精神刺激,或所愿不遂,使情志不舒,肝郁抑脾,耗伤心气,营血渐耗,心失所养,神失所藏而发生。正如《灵枢·口问》篇中说;“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肝郁木不疏土,脾失健运,血之化源不足而血虚,肝与心乃母子之脏,肝血虚心血亦常因之而损,血不养心则可见心悸、胸闷,或时有心痛,情志抑郁,善叹息,或急躁易怒,舌淡,苔白,脉弦或弦细等症。因心主藏神,职司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肝主疏泄,调情志而在志为魂,故本病主要与心、肝、脾三脏关系密切,临床大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
逍遥丸
是调和肝脾的著名代表方剂,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症而设,肝为藏血之脏,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柔肝,收敛肝气之横逆;茯苓、白术健脾助运,正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篇》中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薄荷、生姜疏散条达,炙甘草健脾并调和诸药。正如《薛氏医案》所说:“肝气通则心和,肝气滞则心乏,此心病先求肝,求其源也”。肝气通,心气和,则心悸、胸闷、胸胁胀痛、情志抑郁、急躁易怒等症状自可缓解乃至消失。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本方的疏肝理脾功效与抗焦虑抑郁的作用有关。
逍遥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逍遥丸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采用逍遥丸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西药(谷维素每次20mg,每日3次;小量镇静药:艾司唑仑片每次1mg,每日2次;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每次20mg,每日3次,后两种药根据病情逐渐减量)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2.7%。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4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逍遥丸结合西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满意。
——《光明中医》年第9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rhzl/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