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又经济能力接受介入手术,手术成功率也越来越高,患者术后生存期明显延长,越来越多的患者面临术后药物治疗的问题。中国心脏大会期间,“乡医学堂”医院心内科陈鲁原教授,请陈教授介绍“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的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乡医学堂专访陈鲁原教授
冠心病患者在支架植入后进行药物治疗,属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范畴。实际上,介入治疗只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手段,“治标不治本”,术后必须要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才能进一步巩固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阿司匹林,其可以防止血栓形成,从而降低冠心病和再梗死的发生率。
我们的经验是,介入治疗后第1年,要坚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同时,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并使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1.8mmol/L。药物治疗是介入治疗后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命质量,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
专家简介陈鲁原,主任医师,教授。医院心内科高血压研究室前任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rhzl/7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