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冠心病,它总给人以危在旦夕的感觉。尤其是当心绞痛、心梗发作,更让人感觉命悬一线。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谁比冠心病人更能时刻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作为冠心病人,如何才能长寿?从祖国传统医学角度出发,下面这六件事做好了就大有希望。
1,平肝潜阳
对冠心病人来说,高血压是大敌。严重的高血压常常会加重冠状动脉硬化。胸部闷痛、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口苦失眠、手足心热、四肢麻木和大便发干的冠心病人,尤其应注意控制血压。
支招:石决明粥——准备煅石决明30克,粳米克。将石决明打碎,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煎煮1小时,去渣取汁,用药汁来煮粳米粥,每天早晚温服,一周为一个疗程。这里的煅石决明能平肝潜阳、清热明目,是控制血压的有利武器。
2,补心益气
对于很多冠心病人来说,受长期疾病的影响,会出现心气虚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胸部闷痛,脸色发白或者萎黄,精神倦怠,全身乏力,四肢发软,而且容易出虚汗。这类人补心益气是最主要的,否则心脏容易熄火。
支招:芪参乌鸡汤——准备人参3克,黄芪40克,乌骨鸡1只,食盐适量。把鸡宰杀处理干净,切块备用。把黄芪和人参装入纱布袋,用文火和乌鸡一起炖,肉烂之后丢弃药袋,加入适量食盐即可。人参补元气、生津安神、固脱养心。黄芪则补中益气、固表止汗。乌鸡能补益气血。三者合用,可以改善心阳不振、心气虚的问题。
3,补益心脾
实际上,冠心病人发展日久,容易造成心脾两虚的现象。心为火脏,脾为土脏。火生土。心阳不足势必造成脾阳不振。心脾两虚的主要表现就是心悸气短、身体困乏、不耐劳作、胸前区隐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和心阳不振的人相比,心脾两虚者经常出现便溏、腹泻、大便不成形、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
支招:龙眼松子汤——龙眼肉30克,松子仁20枚。将龙眼肉和松子仁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就可以了。这个办法里的龙眼肉能养心脾,是心脾同养的典型药材。松子仁补益气血,滋阴润肺。
4,振奋心阳
前面说过,心气不足是冠心病日久容易出现的问题。另外,心阳不足容易和心气不足同时出现,而且两者容易混淆。心阳不足往往有心气不足的诸多症状,比如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全身乏力、精神倦怠、免疫力低等,同时这类人还有明显的阳虚表现,主要是怕冷、腰酸,面色十分苍白。这类人的胸前区疼痛,往往痛彻后背,发作十分频繁。这个时候必须振奋心阳。
支招:青鱼强心汤——准备青鱼块克,制附子6克,肉桂3克,生姜4克,大枣10枚,黄酒和食盐、味精各适量。先将青鱼块用烧热的素油煎炸一下,然后加入制附子、肉桂、生姜和大枣、清水适量,用温火清炖到熟,然后加入黄酒、食盐和味精少许来调味。这里的制附子能回阳救逆,温补心阳,散寒止痛。肉桂可以温补肾阳、温经活血。这是一道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重症患者生活质量的药膳。附子虽有毒性,但是制附子6克在长时间烹调的条件下,已经十分安全了。
5,祛湿化痰
还有一类冠心病人,属于痰湿蒙蔽心窍致病。其主要表现是胸前区闷痛,腹胀恶心、两肋发胀、食欲不好同时欲呕,少吃一点就腹胀。此类人的舌苔是厚的。可以说,痰蒙心窍是这类患者的主要问题,因此需要化痰。
支招——葛根薏仁粥:粉葛根克,生薏苡仁30克,粳米30克。将粉葛根去皮洗净,切成片,生薏苡仁和粳米洗净。把这些材料全部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稀粥就可以了。此方中的粉葛根,实际上就是葛根,它性味甘凉,能清热解肌,生津止渴,其性清扬,可以通窍。在这里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就化痰祛湿而言,生薏苡仁的作用很好。它能健脾、利湿、清热。此方对于痰蒙心窍者是十分适合的。
6,化瘀行气
这种需要化瘀行气的冠心病人,是最令人担忧的患者。他们的主要问题在于气滞血瘀。淤血在他们身上是多见的,这是心梗、心绞痛最喜欢的发病温床。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心前区或者胸骨后的疼痛,痛处固定不移,有时如压榨或者针刺,伴胸闷气短,舌头上有瘀斑和瘀点。如果不很好地调理,冠心病发作会越来越频繁。
支招:桃仁粥——桃仁10克,粳米适量。将桃仁煮熟,去掉皮尖,取药汁和粳米一起来煮粥,也可以用桃仁来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加粳米来煮粥。这里的桃仁可以活血化瘀,是改善血瘀的良药。粳米可以益气和胃,与桃仁搭配,气血双补。
微门诊专家团队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xszl/2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