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不仅糖尿病患者是发生心衰的高风险人群,低于糖尿病诊断阈值的血糖异常也与慢性心肌损伤,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以及心衰风险较高相关。尽管已有专家共识建议SGLT-2i用于某些高危患者,特别是那些既存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患者。但对于没有既存的ASCVD的患者,SGLT-2i疗法的处方指导却几乎没有。
这项最新发表在JACC上的研究评估了基于生物标志物的风险评分方法,在识别血糖异常患者中发生心衰的高风险者中的作用,并为有效的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了信息。
方法和受试人群
生物标志物评分参数包括hs-cTnT≥6ng/l,NT-proBNP≥pg/ml,hs-CRP≥3mg/l和左心室肥大心电图表现,每项参数异常各得1分。在生物标志物评分各组(0至4分)中,估计患有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受试者的5年心衰风险。
受试者数据来自3个流行病学队列研究:ARIC(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DHS(达拉斯心脏研究)和MESA(多种族的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排除了患有冠心病,卒中史或心力衰竭的,以及缺少目标生物标志物或心血管危险因素数据的受试者。
结果
初步分析包括6,名血糖异常的受试者(其中糖尿病占33.2%;糖尿病前期占66.8%)。生物标志物评分表现出良好的识别和校准能力,可预测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群中5年和10年的心衰发生风险。
在17年的中位随访期中,名血糖异常的参与者(13.1%)出现了心衰(糖尿病:19.9%;糖尿病前期:9.8%)。而血糖正常的参与者中,仅5.5%的人在随访期间发生了心衰。
在生物标志物得分为≤1分的受试者中,发生心衰的5年风险很低,与具有正常血糖的受试者相当(0.78%)。在多变量校正的Cox分析中,观察到心衰的5年风险随着生物标志物评分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在得分≥3分的人群中最高,独立于其他潜在的混杂因素。
注:红色虚线示估算正常血糖人群的5年心衰风险
具有较高生物标志物得分的受试者年龄较大,以黑人为主,且具有较高的SBP,BMI和ASCVD风险。
研究观察到,SGLT-2i治疗可在5年内预防每名患有糖尿病和高生物标志物得分的受试者发生44例心衰事件。相比之下,对所有糖尿病参与者的治疗每名接受治疗的参与者仅能预防11例HF事件。
注:黑色虚线示每名糖尿病患者无论生物标志物评分组,均用SGLT-2i治疗5年预防11例心衰。基于对SGLT-2i心血管研究结果的汇总分析,使用HF相对危险度降低36%来计算5年的绝对危险度降低
在没有CVD的血糖异常患者中,慢性心肌损伤,神经激素应激,全身性炎症反应和LVH的生物标志物与HF的高风险独立相关。生物标志物评分≥3分组的糖尿病患者最可能受益于SGLT-2i预防心衰发生的作用。糖尿病患者中,即使达到常规危险因素(包括糖化血红蛋白7%)目标水平的患者,也面临着高心衰风险。每年有多达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发展为糖尿病,而这种转变亦与CVD的风险更高相关。因此,糖尿病前期代表了血糖异常的早期阶段,可以通过检测心脏和炎症生物标记物来预防心衰的发生。
既往的预测糖尿病患者心衰风险的评分是在临床试验人群中得出的,这些人群同时包括了糖尿病和常见CVD(例如ASCVD和HF)的患者,也未包括心脏和炎症生物标志物。
糖尿病前期的受试者中有4%具有较高的生物标志物得分,占5年内所有HF事件的27%。因此,较高的生物标志物得分可以确定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的高风险人群,他们可能会从更积极的HF预防管理策略(包括强化BP控制、SGLT-2i的应用和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中受益。
研究的局限性
1.研究人群可能并不代表当代人群,因为这些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是在诸如SGLT-2i问世之前就开始招募的,因而在研究入组时没有受试者服用SGLT-2i,所以仅能通过估算出通过启动SGLT-2i可以预防的心衰事件的数量。
2.在单个时间点评估生物标志物,没有包括生物标志物的连续测量,并且未评估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化对心衰风险的影响,并且其中LVH是通过ECG而非超声心动图评估的。
文献译自:JAmCollCardiolHF(9):–23
复医院心内科专家门诊一览表
注:周一至周五均有专科门诊
第71期
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xszl/8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