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需长期坚持服药
患者和药打交道的时间长了
久病成医
药物增量减量差不多心里都有谱了
……
说实话,还真不靠谱
调整用药并非自我感觉良好就行
今天看一篇科普
扫描用药危险漏洞
1
降压药把握“两峰一谷”
一般情况下,人的血压在24小时内呈规律性波动,每天上午6~9点、下午4~6点为血压的高峰时段,深夜0~2点血压偏低,呈现“两峰一谷”的状态。为减少心脑血管发生意外,一是要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合理使用降压药,避免血压波动过大;二是防止早晨起床后和傍晚血压没有控制到理想水平。
血压高峰出现前1~2小时服药效果最好,长效降压药一天只需服用一次,但是也有患者每天早上服药之后,下午5~6点左右出现血压偏高,这种情况就需要在下午血压升高之前的1~2小时再服药一次。
有的患者早上服药之后,上午10~12点左右血压偏低,下午又出现血压偏高,这种情况就比较适合把早上的降压药减半,部分放到下午服用,既避免了上午低血压,又抑制了下午高血压。
此外,利尿剂类降压药建议清晨或上午服用,避免下午或晚上服用后因夜尿增多影响休息,从而影响血压。部分老年人窦房结潜在功能低下,如需用β受体阻滞剂,建议早上服,避免夜间心跳更慢。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人血压升高机制略有不同,医院做一个动态血压监测,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压波动节律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2
心衰药一般早上服用
大部分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一般在早上服用,尤其是利尿剂。如果白天尿量没达到目标值,晚饭前可以加服一次。尽量不要睡前加用利尿剂,避免夜尿增多、频繁起夜而加重心衰。
因大部分患者夜间回心血流量增加,心脏前负荷加重,因此,容易夜间憋醒的患者,建议在睡前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以减轻心脏前负荷。
另外提醒,心衰患者尽量不要因症状改善而擅自停药或减药,否则有可能再次加重心衰,应遵医嘱定期就诊,调整药物。
3
冠心病摸清发作规律
清晨、白天患者活动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容易发生劳累性心绞痛,这类人群建议清晨就服用抗心绞痛类类药物。
有的患者心绞痛发作与活动无关,多在夜间发作,考虑血管痉挛的可能性比较大,这类患者可以在睡前或傍晚服药。
个别患者饭后心绞痛发作频繁,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治疗后,仍有心绞痛发作情况,建议服用短效硝酸酯类药物,三餐前服用。
冠心病患者常被要求终身服药,但不少人因怕药物副作用而对服药十分抗拒。尽管有副作用的风险,但总体来讲,服药的获益更大。尤其天气转冷,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建议患者结合自身发病特点规律服药。
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的服药原则,为保证更精准、安全的个体化用药方案,患者在服药前最好咨询医生。同时,由于心血管疾病发病较急,如遇紧急情况,服药时可以嚼碎吞服或舌下含服,便于药物更快地吸收。
除了合理用药外,日常生活中,心血管病患者还要注意饮食均衡、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悦,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稳定病情。
资料来源
生命时报
整理
施慧达企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lfa/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