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过年了,阖家团圆的时刻,走亲访友、聚会喝酒等等活动又双叒叕要开始了。你是不是已经按耐不住了呢?朋友聚起来!鞭炮放起来!麻将打起来!红包抢起来……
且慢!且慢!春节期间,纪检部门的“探照灯”也将点亮,党员干部们,在你们进入正式的狂欢之前,请好好思忖一番,千万别染上“节日病”,把“节”过成“劫”。
一、聚餐:不是你想吃就能吃
饭局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重要的社交方式。特别是岁末年初,很多“亲朋好友”借此机会推杯换盏、交流感情,各种老同学也不免要聚聚会。身为党员干部,可能经常会遇到各类饭局。哪些饭能吃,哪些饭不能吃?在吃之前不妨多问问自己。
1、部门之间、单位内部不准用公款互相宴请
根据中央纪委印发的通知,在机关或企业食堂、内部宾馆和培训中心等以“工作餐”公名义款吃喝,在高档小区或写字楼“一桌餐”接受吃请,以各种名义套取资金用于吃喝送礼等违规问题将被针对性治理。
确因公务活动,需上级单位或下级单位接待安排的,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上下级之间,不应安排其他无实质性公务活动的相互吃请。到乡镇等基层单位开展公务活动,确需接待安排的,原则上应在乡镇“廉政灶”等单位内部食堂就餐,不得让基层单位安排宴请。
2、同城之间、异地之间不准安排公务用餐
市区或同一县(区)各部门之间的公务活动,应个人自行安排用餐,既不得使用本单位公款买单,也不能接受公款接待。
到辖区以外的地方开展公务活动,应按照公务出差有关规定自行安排用餐,不得借机相互吃请,不得用公款报销应该由本人支付的用餐费用。确因条件所限无法自行安排用餐的,出具公务函后可由对方单位按公务接待标准安排,但不得接受公务活动区域之外的异地吃请。
3、私人会所、高消费豪华饭局不准违规出入
公务接待不得使用私人或企业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同时,公职人员更不得在私人会所、高消费娱乐场所安排吃请或参与他人安排的吃请,就连高档消费的娱乐健身活动也在“黑名单”上。
如何认定“高档”?根据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鱼翅、燕窝等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必然属于“高档”范围。
二、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还是别参加了
除了客人来访、朋友聚会等正常人情接待往来,其他以同学会、老乡会等名义举办的明显带有小圈子性质的聚餐活动,应明确拒绝或自觉回避,更不得以权谋私、用公款买单。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十八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其实,过年参加各种老乡会、同学会、战友会也挺尴尬的,大部分不是互叙友情,而是互相攀比,互相求助,大吃大喝,去了难受,不去又不好意思,现在好了,有了规定,可以光明正大拒绝了。
三、婚庆:小心乐极生悲
很多人喜欢借着春节期间举办婚庆,喜上加喜,本来是好事。但一不小心,也会触及高压线,乐极生悲。
公职人员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时,应提倡简朴,防止大操大办、大吃大喝。对于他人大操大办的婚丧喜庆宴席,不盲目捧场,应自觉回避。
中纪委网站曾刊文对判定“红白事”是否属“大操大办”给出六条标准:一看是否使用公款;二看是否使用公物,如公车等;三看是否使用公产,如免费使用礼堂等;四看来宾中有无管理和服务对象,是否收其礼金礼品,特别是有无借机敛财;五看来宾中有无使用公物;六看是否影响他人休息、破坏环境。
四、喝酒:李白斗酒诗百篇,干部喝酒会误事
春节聚餐,不来点小酒怎么行?但如果你是一名党员干部,饭都不能乱吃,酒还能乱喝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参加其他私人聚会和自费餐叙也应注意形象,不能失态,不劝酒、不醉酒、不酗酒,更不得酒后驾车、酒后滋事。
醉酒驾车行为具有高度危险性,极易造成恶性事故,严重威胁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打击力度,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车,可处拘役,并处罚金。对党员干部触犯刑律应如何给予党政纪处分,《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
目前,最高检、中央军委、公安部、保监会等部门也均已颁布“最严禁酒令”,公务禁酒令正在向全国范围内蔓延。
五、红包:曾经有一份红包出现在面前我却没抢到,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说三个字:我不要
抢红包俨然成了过年的一种新风尚。但如果你是一名党员干部,红包是能随便抢的吗?抢到大额红包该怎么办?
1、明显超出礼尚往来标准的电子红包不能收
一般来说,抢红包需要根据当地正常经济水平、个人经济能力而定。收受明显超出礼尚往来的电子红包,同样适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党员干部对于那些明显超出礼尚往来标准的红包,坚决不能抢;抢到后发现明显超标的,务必要退还;退红包遭拒的,必须登记上交。
2、小额多次的红包要警惕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lfa/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