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激光血管成形术等技术。研究表明PTCA术后6个月内易发生再狭窄(restenosis.RS)且发生率高达30%~50%,因而影响了其治疗的远期疗效和临床运用[1]。
一、介入术后引起再狭窄的原因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炎症因子白细胞、血浆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对PCI术后支架再狭窄有明显的影响,传统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明显影响PCI术后炎症的恢复,会增加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2]。佟翠艳,刘剑立等还发现介入术后患者中,裸支架组的再狭窄率明显高于药物洗脱支架*组,其他因素如病变长度、多个支架、支架性质均为再狭窄的相关因素[3]。
*药物洗脱支架:也称之为药物释放支架,在金属支架表面的覆盖有聚合物药物涂层,当支架置入血管病变部位后,药物自聚合物涂层中通过洗脱方式有控制地释放至血管壁组织,从而降低再狭窄的发生。
二、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特殊情况
李海滨等将86例冠心病PCI术后1年的老年复诊患者依据是否在支架内发生再狭窄分为两组。在比较后发现,可能影响PCI术后再狭窄的因素中,吸烟、既往糖尿病史和高的脂蛋白a、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危险因素,而适宜的运动、血清总胆红素及植入支架直径为保护性因素[4]。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原因包括:文化程度低、月经济收入低下、年龄偏高记忆力减退、从朋友听说服药不好等[5]。
传统中医将冠心病归在“胸痹心痛”之中,将其分为本虚和标实两大类,标实包括心血瘀阻、气滞心胸、痰浊阻闭、寒凝心脉;本虚包括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林强、张荣华等认为心气虚损是PTCA术后再狭窄的根本病机,心血瘀阻是PTCA术后再狭窄的重要病机[6]。而王师菡等对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在不同性别、年龄、PCI术后病程等方面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后发现,老年患者最主要的证候要素为气虚[7]。
三、冠脉介入术后常规治疗
术后常规治疗药物:
01
血小板功能抑制剂:
阿司匹林、胃蛋白酶原Ⅱ、西洛他唑等。
02
抗凝血药:
肝素、华法林、水蛭素等
03
调脂药:
Walter等将抗高脂剂的研究扩展到临床,将位入选者随机分组进行试验,结果发现他汀类药物的治疗组的心梗率及靶血管重建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管腔丢失系数明显减少,术后RS率明显降低[8]。冠脉介入术后调脂药首选他汀类药物。
04
其他治疗:
抗炎治疗、抗过敏治疗、溶栓治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等。
四、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特殊治疗
1治疗合并症,控制监测危险因素
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病情迁延复杂,多慢性合并症的特征,需要共同治疗、个体化监测控制。需要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lff/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