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医格心领域
随着天气逐渐寒冷,人体血管收缩,代谢增高,秋冬季作为冠心病高发季节,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人数逐渐增加,特别是老年人心肺功能较弱,心排血量降低,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遇到寒冷刺激,冠状动脉发生痉挛,使本来就狭窄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甚至瘀阻不通,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一、衣——保暖御寒
根据气温变化,随时调整着装保暖御寒。尤其是寒流和冷空气侵袭、气温骤降时,要多穿衣服,以防止身体着凉受冻。选择着装时,必须遵循轻便的原则。否则,过重的衣服和鞋子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病情。
天气寒冷,引起血管收缩、痉挛;同时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一步则引起血管收缩或痉挛,使得管腔闭塞,而血管内的斑块被损伤后即引起血栓堵塞血管,进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
二、食——少油少甜
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冠心病患者应减少谷物摄入量,不吃或少吃甜食,增加体力活动,使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
脂肪在饮食摄入总热量中所占的比例不能过高,超过30%时可引起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尤其是猪、牛、羊肉及奶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可以使血清胆固醇升高,经常食肉者,应注意减少肥肉的摄入量。冠心病患者宜常食用植物油及海产鱼类。
三、住——保证睡眠缓坐起
调整起居保证睡眠,有意识地提高睡眠质量,可有效地预防冠心病心绞痛的复发与进展,防止或减少新增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猝死等事件的发生。长期熬夜增大血管收缩、免疫功能调节障碍,如此不仅增加了心肌缺血的可能,而且也增加了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风险,严重者还会导致心肌梗死和猝死。
另外,冠心病患者应该注意的是,早晨是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高发时间。最危险的就是早晨醒来的那一会,早晨醒来之后先不要着急立即起身穿衣起床,而是先在床上先仰卧十分钟,可以配合头部的按摩、打哈欠或者伸伸懒腰、做做深呼吸等,让身体放轻松,缓慢的坐起来,下床穿衣服,防止心脏病的突发。
四、行——避免温差刺激
寒冷天气,冠心病患者最好不要外出,外出时应尽量避免室内外温差的刺激。比如骤然离开温暖的房间,进入寒冷的露天空间时,最好先在楼门内、楼梯口或门厅等处停留片刻,以适应冷暖的转换。此外,患者居室要温暖,但室温不宜过高,以免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
秋冬季遇到天气晴朗、气温不太低时,可有意识地增加室外活动和室外逗留时间,以提高机体御寒能力,降低对寒冷的敏感性。提倡用冷水洗脸、温水擦澡,以提高皮肤的抗寒能力,还要积极防治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老年人在尝试此方法时应以自己适应为宜。
五、药——定时服药有规律
冠心病患者切记要定时服药。因为生活规律被打乱而忘记常规服药,可能会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等后果。当出现胸口疼痛、胸闷等先兆时,应该平躺休息,必要时可服用硝酸酯类药品,如果症状不能很快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危及生命。
来源:大医同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yzl/4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