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第一、心静体松。打太极拳要心里安静,思想集中,排除杂念,全神贯注,体态舒松,动静结合,“用意不用力”。这样,大脑在动中获得休息,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好调整,对治疗神经衰弱和防治高血压病有很好的作用。
第二、以意导体,意气合一。太极拳的动作在意念引导下进行,也就是在大脑的支配下练拳。练太极拳时间长了,达到意到气到的“意气合一”时,则和针灸“得气”、气功的“内气”一样,随着意的到来,肢体内有热、胀、蚁走、电麻样的感觉在流动,甚至自指端有向外放电的感觉。
第三、上下相随,周身协调。练太极拳时,要使上、下肢,躯干等各部分,进行协调地运转。全身内外的协调动作,可疏通经络、血管、淋巴,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提高心脏耐受力,使全身各部分肌肉群都能参加活动,加强了肌肉的收缩力,锻炼了全身关节;增加了呼吸,改善了新陈代谢,对降压、降脂,提高呼吸系统抵抗力,防止肌肉、骨关节病均有好处。
第四、呼吸自然。打太极拳时,呼吸调整得深沉稳定,匀细深长,能活跃腹腔血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可以增加食欲,改善胃肠功能,防治习惯性便秘和脱肛。
第五、循序渐进,火候适度。动作逐渐增加,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所谓“火候适度”,就是运动量恰到好处;火候不到,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火候太过,也不能练到好处,甚至会发生异常反应。太极拳运动量可大可小,适合男女老幼、体强体弱者。运动量可根据自身条件灵活调整,不能打全套的打半套,身体极其虚弱的,甚至可以一次只做几个动作。
第六、持之以恒。太极拳是一种逐步收效的健身法。凡能认真坚持训练者,都会有很大好处。坚持进行练习,对神经、心血管、呼吸,骨骼、关节以及肌肉等全身各器官都有良好作用,对健身有显著的效果。
本平台已更新教学视频如下:
杨氏太极拳85式简化42太极拳
简化24式太极拳陈氏老架二路炮捶
陈氏老架一路拳陈式32摔法、擒拿
陈小旺大师养生桩功教学视频
请长按下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yzl/6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