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男,78岁,阵发性胸痛10年余,加重伴乏力4天。
患者自述于10年前出现阵发性胸痛、胸闷症状,医院检查,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曾于年于右冠置入支架2枚,术后规律服用“拜阿司匹林、波立维、倍博特、异乐定、阿托伐他汀”等药物,症状控制尚可。4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胸痛、胸闷症状,伴乏力,平素时有头晕、胃部隐痛等症状。为求中医治疗,特来门诊就诊。既往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高胆固醇血症病史4年,糖尿病病史2年,慢性胃炎病史10余年。
刻下症阵发性胸痛、胸闷,伴乏力,纳可,眠可,二便调,舌暗苔薄黄,脉弦。
西医诊断:1.冠心病2.高血压3.高胆固醇血症4.糖尿病5.慢性胃炎
中医诊断:1.胸痹2.眩晕3.血浊4.消渴5.胃脘痛
手诊特征1.中指下感情线与智慧线之间处有“十”字状纹。
2.智慧线尾端有“米”字状纹。
3.生命线尾端有“米”字状纹。
4.五指根部呈丘状隆起。
5.起于无名指下的线向下穿过感情线。
6.起于无名指下向下的线旁有脂肪丘隆起。
7.生命线围绕的区域扩大。
8.大小鱼际肌肉隆起,掌色偏红。
9.生命线上与腕横纹上2cm交界处生命线宽度增大。
10.大小鱼际的结合部隆起。
11.小鱼际腕横纹上1.5-2厘米处有1条短横线。
12.小拇指下有杂乱的竖纹。
13.起于无名指下有1条向感情线延伸的竖线。
14.手指末端出现樱桃红色。
15.生命线起始段下方有杂乱的“十”字状纹。
16.生命线起始段有多条短线切过。
17.中指下感情线与智慧线之间、生命线起始段下方有红白斑。
按语1.上述手诊特征(1)(2)(3)(4)可辅助诊断冠心病,冠心病手诊诊断标准:
(1)中指下感情线与智慧线之间处有“十”字状纹。
(2)智慧线尾端有“米”字状纹。
(3)生命线尾端有“米”字状纹。
(4)生命线尾端被深长的短线切过,为发病的年龄。
(5)五指根部呈丘状隆起。
2.上述手诊特征(5)(6)(7)(8)辅助诊断高血压,高血压手诊诊断标准:
(1)起于无名指下的线向下穿过感情线。
(2)起于无名指下向下的线旁有脂肪丘隆起。
(3)生命线围绕的区域扩大。
(4)大小鱼际肌肉隆起,掌色偏红。
3.上述手诊特征(4)(9)(10)辅助诊断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手诊诊断标准:
(1)五指根部呈丘状隆起。
(2)生命线上与腕横纹上2cm交界处出现分叉或该处生命线宽度增大。
(3)大小鱼际的结合部隆起。
4.上述手诊特征(11)(12)(13)(14)辅助诊断高血压,高血压手诊诊断标准:
(1)小鱼际腕横纹上1.5-2厘米处有1条或2-3条短横线。
(2)小拇指下有杂乱的竖纹。
(3)起于无名指下有1条向感情线延伸的竖线。
(4)手指末端出现樱桃红色。
5.上述手诊特征(15)(16)(17)辅助诊断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手诊诊断标准:
(1)五指根部呈丘状隆起。
(2)生命线上与腕横纹上2cm交界处出现分叉或该处生命线宽度增大。
(3)大小鱼际的结合部隆起。
符合上述各疾病诊断标准2条及以上即可诊断该病。
6.感情线、智慧线、生命线、大小鱼际、“十”字纹等见前文。
慢性胃炎具有病程长,缠绵难愈的特点,属于中医“胃痞、胃脘痛、嘈杂、反酸”的范畴,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方法多样,中药、针灸、推拿、穴位埋线等,临床应用各种方法均有良好的疗效,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一下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理论指导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具有物理刺激、生物学和化学刺激等多种效果,对穴位具有长久刺激,能调节脏腑器官功能,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作用。
《灵枢》曰:“久病者……深内而久留之。”张景岳释曰:“久远之疾,其气必深,针不深则隐伏,病不能及,留不久则因结之邪不能散也。”运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缠绵难愈的慢性胃炎恰恰符合内经之言,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目的。
临床中可取中腕、建里、足三里(双侧)、脾俞(双侧)、胃俞(双侧)等穴位进行埋线疗法治疗,效果良好,在操作时注意消毒,埋线当天局部禁水,可2周埋线1次。
泉泰书院的系列图书,将临床的事、教学的事、科研的事娓娓道来,并且融入了亲情、友情、师生情、医患情……
坐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坐诊地点:山东中医院心内科专家门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yzl/6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