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教授,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跨世纪人才。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心血管内科医学博士学位。天津心脏病研究所起搏与电生理研究室主任,心脏科病区主任。天津市心血管心身疾病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心脏重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心脏病学会冠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心脏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脏病委员会理事、英国医学教育学会会员。
多病共治,降脂治疗更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1]推荐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如无禁忌,需依据其血脂基线水平首选起始剂量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调脂药物,并坚持长期用药。推荐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首要干预靶点,目标值1.8mmol/L,且达标后不应停药或盲目减量。
然而调查发现,临床上有59.2%的患者停止过他汀治疗,主要原因是不良反应的发生。HPS2-THRIVE研究[2]早已表明,中国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肌痛和ALT>3ULN的风险远远高于欧洲人群。SAGE研究[3]也证实,高强度他汀组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显著升高。因此,中国人群应该选择更为慎重地选择他汀药物。
一项荟萃分析[4]纳入了72项覆盖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随机对照研究,涉及,名患者,其结果提示,氟伐他汀缓释片安全性与安慰剂相当。
另有一项针对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荟萃分析[5]对常用他汀的不良反应风险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常用他汀中,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为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
而多项国际注册研究[6-7]证实,氟伐他汀缓释片可降低LDL-C38%,疗效与阿托伐他汀20mg相当,可满足中国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降脂需求。此外,Lips研究[8]还显示,氟伐他汀缓释片显著降低首次PCI术后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2%。
需要注意的是,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需要多种药物治疗,因此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几率也较高。而氟伐他汀缓释片经过CYPC9途径代谢,不受转运蛋白的影响,与稳定性冠心病常用药物联用更少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较其他他汀类药物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更低,可作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优选降脂药物。
中年男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多病共治,如何降脂?病例:
(本病例医院吴成程主任提供)
★病例资料▎基本情况:男性,55岁,因“活动后胸部紧缩感8月余”于年07月21日首次就诊。
▎现病史:入院前8月余(冬天)进行重体力劳动时(搬运重物)出现胸前区紧缩感,无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颈肩背部及双上肢放射感,休息1分钟或持续干活超过5分钟后症状缓解。
入院前2月余,天气转暖后进行重体力劳动时上述症状明显减轻。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食欲可、大小便如常、睡眠质量不佳、体重未见明显下降。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最高/mmHg,规律服用替米沙坦80mgQd治疗,血压控制平稳;糖尿病病史1年,空腹约8mmol/L,餐后2h约10mmol/L,未规律治疗。
▎个人史及家族史:母亲患有糖尿病。否认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史20年,20支/日;饮酒史20年,2两/周。
▎体格检查:体温36℃,血压/80mmHg,心率66次/分,神清语利、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双下肢不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甲状腺功能正常。血脂升高(图1)。
图1患者入院血生化情况
▎静息心电图:大致正常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患者进行Holter检查期间未进行重体力劳动,因此未发现ST-T动态改变。
▎胸部X线检查:双肺纹理增多。
▎超声检查:主动脉窦内径正常左房增大,余各腔室内径正常;左、右室壁厚度及运动正常;房间隔及室间隔完整;各瓣膜结构未见明显异常,二尖瓣、三尖瓣命见少量反需信号,为中心性;心包未见明显异常。
▎超声提示∶左房增大,二尖瓣、三尖瓣反流(轻度)左室舒张功能改变,肺动脉收缩压约33mmHg(三尖瓣反流估测)。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起源正常;右冠优势型;左主干(LM)未见狭窄;左前降支(LAD)中段可见轻-中度狭窄,未见钙化,对角支无狭窄;左回旋支(LCX)近段可见轻度狭窄;右冠状动脉(RCA)远段(后降支发出前)可见轻度狭窄。
▎消化系统彩超:脂肪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稳定型心绞痛(劳力型心绞痛),心功能I级(NYHA),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
①初步诊疗方案。患者患有稳定型心绞痛(劳力型心绞痛),予以阿司匹林、氟伐他汀缓释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此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加用替米沙坦降压、利拉鲁肽降糖。
表患者初始治疗方案
②随访结果。患者慢跑时无心绞痛发作,尝试重体力劳动1次,无心绞痛发作,空腹血糖达标,血脂下降(图2)。
图2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变化
③病史小结。该患者合并疾病较多,根据指南,需要对患者进行标准的抗血小板+他汀治疗,同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yzl/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