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题目解析
男,75岁。反复上腹痛30余年,消瘦、黑便3个月。10余年前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本次胃镜检查示:胃皱襞减少,黏膜不平,黏膜下血管透见,胃窦可见直径2cm深溃疡,周边隆起,溃疡周边活检病理学检查,最不可能出现的病理改变是
A.胃腺癌
B.胃窦黏膜异型增生
C.胃窦黏膜肠上皮化生
D.胃体黏膜壁细胞数量增加
D
(P~P)“2.慢性萎缩性胃炎本病以胃黏膜萎缩变薄,黏膜腺体减少或消失并伴有肠上皮化生,固有层内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特点”(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老年男性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十余年,消瘦、黑便(消化道出血)3个月,胃镜检查示:胃皱襞减少,黏膜不平,黏膜下血管透见,胃窦可见直径2cm深溃疡,周边隆起,初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并发胃溃疡。既然是萎缩性胃炎,胃体黏膜的主细胞和壁细胞数量均减少(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萎缩性胃炎伴有不同程度的肠腺化生(C对),在化生过程中,必然伴随局部上皮细胞的不断增生,若出现异型增生(B对),则可能导致癌变(A对)。注意:一定要看准题目问题,该题问的是“最不可能”!
男,55岁,反复活动时胸痛,快步行走及上楼梯可诱发,休息可缓解。冠状动脉造影见前降支阻塞80%。血管病变的始动环节是
A.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
B.纤维帽破裂、血栓形成
C.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D.内皮细胞受损及功能失调
D
(P)“(二)发病机制…2.损伤-应答反应学说…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损伤,使血浆成分包括脂蛋白过量地融入动脉壁,同时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出各种活性物质,进一步加重了内皮细胞的损伤”(D对)。
中老年男性患者,活动时胸痛,休息可缓解(劳力型心绞痛的表现),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影像学诊断金标准)见前降支阻塞80%(冠脉严重狭窄),综上,该患者的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该病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近年来多数学者支持“内皮损伤反应学说”。内皮细胞可以对血管进行局部调节,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损伤,使血浆成分包括脂蛋白过量地融入动脉壁,同时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出各种活性物质,进一步加重了内皮细胞的损伤。在此基础上,单核细胞从内皮下移入内膜下成为巨噬细胞,吞噬已进入内膜发生氧化的脂质,形成泡沫细胞(A错);内皮细胞损伤后的更新、增生、并分泌生长因子,又促使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C错)。综上,血管病变的始动环节是内皮细胞受损及功能失调(D对)。纤维帽破裂、血栓形成(B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继发病变,不是血管病变的形成环节。
今日题目
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因肾小球囊内新月体形成,阻塞囊腔,患者可出现的异常情况是
A.蛋白尿
B.乳糜尿
C.少尿
D.管型尿
关于子宫颈原位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癌细胞未突破上皮基膜
B.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阳性
C.局部淋巴结无转移
D.累及腺体时便成为浸润癌
答题区
新浪微博:医学教育徐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zqgxbzl/6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