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冠心病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搭桥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其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及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延缓冠脉病变的进展。
苏州市老年医学专委会主委吴永华教授在冠心病药物治疗学术会中全面介绍关于冠心病的病因机制以及药物治疗。关于药物治疗有: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罗非班等,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可长期服用,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刺激,应餐后服下,胃溃疡患者要慎用。药物支架置入术后应坚持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即每日口服阿司匹林mg和氯吡格雷75mg,后者至少应用1年。抗凝药物可分为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治疗,能降低此类患者急性期死亡和再梗死风险。溶栓药包括链激酶、尿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可溶解冠脉闭塞处已形成的血栓,用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再灌注治疗,减少梗死体积。
β一受体阻滞剂---β一受体阻滞剂能减慢心率,降低血压,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因用力、激动引起的症状性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提高患者运动耐量。β一受体阻滞剂还具有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活跃的作用,故能减少由此引发的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心律失常。常用β一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改善左室重构、延缓病程进展和降低病死率,尤其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或近期发生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和福辛普利等。但用药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血压偏低。如出现明显的干咳副作用,可改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沙坦类)。常用沙坦类药物有洛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和替米沙坦等。
调脂药物----调脂药物可对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三个指标进行调节,以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稳定冠状动脉病变处脂质斑块,防止其破裂及斑块继续增大,甚至使脂质斑块消减。
中药治疗---步长脑心痛胶囊具有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稳定斑块等作用,有效改善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此外,它能降总胆固醇,与阿司匹林联用抗血小板作用更优等特点,对于心脑血管的高危事件能够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可长期服用,无不良反应。
冠心病患者应当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采用低脂饮食,减轻体重,适当运动,结合药物治疗同步进行。
本次会议,专家还传递了ACC/AHA关于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指南中的常规治疗,通过权威专家的讲解,明确对于冠心病患者合理用药不仅是为了减缓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症状,更重要的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减少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死发生或意外的突然死亡。总之,几乎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应接受药物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zqgxbzl/7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