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根据中国医院处方分析系统RAS数据显示,冠心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整体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尤其在70岁以前这个年龄段;医院,占比高达59.8%,医院占比相近。
冠心病的治疗包括:①生活习惯改变: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②药物治疗:抗血栓(抗血小板、抗凝),减轻心肌氧耗(β受体阻滞剂),缓解心绞痛(硝酸酯类),调脂稳定斑块(他汀类调脂药);③血运重建治疗:包括介入治疗(血管内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后也要坚持长期的标准药物治疗。对同一病人来说,处于疾病的某一个阶段时可用药物理想地控制,而在另一阶段时单用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需要将药物与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合用。
从市场集中度上来看,目前我国冠心病药物种类繁多,市场集中度仍是较分散,销售额前五名的赛诺菲-安万特、深圳信立泰、阿斯利康、辉瑞、鲁南贝特制药仅占据27.3%市场份额。大型生产企业在重点品种的的品牌地位稳固,难以被撼动,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仍是外资企业领先市场。
从终端应用市场用药情况来看,医院用药以化药为主,占比高达73.7%,其次中成药的占比近两年都较稳定,也有24.6%的市场份额。从剂型上看,片剂、注射剂、胶囊剂是冠心病治疗药物的主要剂型,占整体市场的90%以上。从品种结构上看,氯吡格雷用的的最多,占比超过14.1%;其次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为代表的他汀类药物可用药,有助于提高调脂效果,对于抑制冠心病进展、急性发作具有积极作用,占比分别是6.8%和4.4%;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银杏叶提取物口服剂等也是销量较好的药品。麝香保心丸更多则是应用在社区卫生中心。
医院就诊有64.5%集中在门诊科,其次是住院(34.2%),少量分布在急诊(1.2%);整体科室分布相对集中,仅心血管内科门诊及病房就占据近一半份额,TOP5科室为心血管内科门诊、心血管内科病房、全科医疗科、普通内科门诊及老年病专科病房,占据73.9%的市场份额。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zqgxbzl/7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