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1日,在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医院郭艺芳教授就冠心病伴甘油三酯轻度升高的调脂治疗方案进行了精彩而深刻的讲解。
低密度胆固醇脂作为冠心病的致病因素,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低密度胆固醇脂的水平从而降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那么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是否可以有效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呢?既往的一些研究未能证实在明显降低甘油三酯的基础上可降低冠心病患者MACE事件。
在ACCORD-LLA研究中证实TG降低未能给冠心病患者带来临床获益。在入选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辛伐他汀治疗基础上比较非诺贝特和安慰剂疗效。主要终点事件为主要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试验结果证实虽然非诺贝特组TG降低30%,但非诺贝特组和安慰剂组的患者终点事件无统计学差异。
同样在AIM-HGH研究也证实TG降低仍未带来临床获益。在辛伐他汀治疗基础上比较缓释咽酸或安剂疗效。研究主要终点包括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心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结果得出虽然缓释咽酸组TG降低26%,但两组患者的终点事件无统计学差异。
HPS2-THRIVE研究也证实TG降低末带来临床获益
鉴于以上研究结果,对于冠心病伴甘油三酯轻度升高如何选择调脂治疗方案呢?
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年修订版)
临床上根据个体ASCVD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
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防控ASCVD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非HDL-C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
调脂治疗需设定目标值:极高危者LDL-C<1.8mmol/L;高危者LDL-C<2.6mmol/L;中危和低危者LDL-C<3.4mmol/L。
LDL-C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LDL-C至少降低50%,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LDL-C仍应降低30%左右。
临床调脂达标,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造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能达标,与其他调脂联合使用。
他汀类能显著降低血清TC和LDL-C,也能降低血清TG水平和经度升高HDL-C水平。他汀类可使TG水平降低7%-30%。
若TG水平仅轻中度升高(2.3~5.6mmol/L),为了防控ASCVD危险,仍以降低LDL-C水平为主要目标,但同时应强调非HDL-C需达到基本目标值。
首先对高甘油三酯血症进行说明,只有TG≥2.26mmol/L时才能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明确。
那么结合国内血脂指南及临床研究,对于TG重度升高(≥5.7mmol/L)首选贝特等药物,这时主要治疗目标是降低急性胰腺炎风险。而对于TG轻中度升高(2.3-5.6mmol/L)时治疗目标是降低ASCVD风险,首选他汀治疗。
最后郭艺芳教授指出高甘油三酯与冠心病属于两种并列的疾病,同样的也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及脂肪肝等,单纯地降低甘油三酯似乎不能改善心脏病患者的临床预后。
同时提出危险因素并不是致病因素这概念给人以深刻的思考,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亚临床型炎症反应、未知机制等致病因素应该是广大医生去探索的领域,那么对于应用他汀治疗LDL-C达标后应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通过有氧运动、减重等来改善患者的「土壤」,而非去「修剪树枝」。
总结
1.生活方式干预安全、有效;
2.他汀治疗证据充分,其他疗法的疗效尚待探讨;
3.甘油三酯不应作为降低心血管风险的干预靶点;
4.当务之急是让多数具备他汀适应证的患者应用他汀,让多数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LDL-C达标。
编辑:建波杨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zqgxbzl/7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