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为止,越来越多的环状RNA已被发现与癌症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环状RNA可引起细胞功能缺陷或异常,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此外,有研究表明,环状RNA还可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肿瘤对放疗的抵抗效应。寻找癌症与环状RNA的联系意义巨大。
图3:该图显示了已被证实在各种类型的癌症中发挥作用的环状RNA。例如: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共发现了个差异表达的环状RNA,而与下调环状RNA相关的富集通路共有70条。在于GMB相关的环状RNA中,circMMP9,circFOXO3,circ,circPVT1,circ,circASAP1,circ,circ,circ等环状RNA可通过多种途径和通路增加GBM细胞增殖和侵袭,而hsa_circ_,circAKT3,circ,circSMARCA5,circCDR1as,circSHPRH等环状RNA可以负向调节GBM的增殖,转移和侵袭。环状RNA可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参与GBM的发生与发展,从而影响GBM患者的预后。尽管人类对于环状RNA的研究仍旧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由于在许多癌种中,由于环状RNA具有普遍、稳定、特异等特点,可作为生物标志物进行诊断和检测。根据clinicaltrials.gov的数据,目前已在胰腺癌,胆道癌,神经胶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癌种中开展生物标志物的预防性临床,相信通过对环状RNA的更深入了解,能够将诊断途径应用于更多癌种。环状RNA与心血管疾病(CVDs)环状RNAs对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环状RNAs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心脏功能衰退等密切相关。
例如,在一项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54例高血压患者和5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液样本中的环状RNA进行研究,发现13个下调的环状RNAs和46个上调的环状RNAs。心脏环状RNAs主要通过以下两种主要机制介导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环状RNAs-microRNA-mRNA轴和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环状RNA可以充当miRNA“sponge海绵”,被环状RNA捕获的miRNA失去了与下游mRNA结合的能力。除了环状RNAs-microRNA-mRNA机制,环状RNAs还可以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对心血管疾病产生影响。如下图所示:图4:环状RNAs相关心血管疾病机制缩写:AAA,腹主动脉瘤;冠心病、冠心病;CM,心肌细胞;EH,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塞;VEC,血管内皮细胞;VSMC,血管平滑肌细胞。目前我国对于环状RNAs的生物标志物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疾病。根据clinicaltrials.gov的数据,以CircRNA为词条进行搜索,在9条临床中有6条是关于心血管疾病。环状RNA与糖尿病及并发症有研究显示环状RNAs对二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多个研究表明,Circ-HIPK3在小鼠的胰岛中表达降低,导致β细胞增殖减少,胰岛素分泌下降,其机制可能是与cicrHIPK3通过竞争性吸附miR--3p、miR-29b-3p以及调控β细胞基因的表达有关,而miR--3p、miR-29b-3p可能在胰岛β细胞、发育和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环状RNA可参与调节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可能作为临床上治疗二型糖尿病的靶点。cicrHIPK3还被认为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优秀候选靶点。
cicrRNA-在糖尿病中小鼠心肌表达率升高,cicrRNA-可以作为“海绵体”吸附miR-并调控TGF-β1,在糖尿病小鼠心肌纤维化中起到重要作用。cicrRNA-则可吸附miR-调控TGF-β1,促进相关蛋白质合成,为糖尿病肾病提供进一步思路。环状RNA与骨关节炎骨关节炎(O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导致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目前保守治疗并不能改善疾病预后,而手术治疗费用高昂,患者承受痛苦较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与正常软骨相比,骨关节炎患者的软骨中circRNAs的表达量出现异常。一项研究表明,与正常关节相比,在OA软骨细胞中有个circRNAs差异表达,其中包括个上调的circRNAs和个下调的circRNAs。
已有许多研究证实circRNA参与了OA密切相关的软骨细胞EMC的降解、OA软骨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自噬、OA软骨细胞的炎症反应等,这说明circRNAs有可能作为诊断和治疗OA的新靶点,有望研发出新的治疗举措。总结与线型RNA相比,由于没有5’端与3’端的限制,环状RNA更不容易降解,半衰期更长,稳定性更高,具有翻译多肽与蛋白的功能,同时无需核苷酸修饰,免疫原性更低,在制备方面由于少去了加帽、加尾和修饰这三个步骤,操作上相对更容易。相当于mRNA技术2.0版,在生产、递送和治疗方面更具优势。
因此尽管目前关于环状RNA与疾病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已可作为生物标志物而用于诊断,越来越多的环状RNA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国已有30多家企业在该领域进行布局,是这一领域的有力挑战者。今年显然是环状RNA的元年,环状RNA的初创企业如OrnaTherapeutics(oRNA),Laronde(eRNA),环码生物,先后斩获大量融资并脱离隐身模式。尽管如此,想要将环状RNA用于治疗疾病,仍然面临技术迭代与对于环状RNA与疾病之间研究的更深入发展。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环状RNA尚未知悉的重要生物学功能披露,能够在各研究领域发挥巨大的应用潜力。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zqgxbzl/9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