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亮医生
病史:患者男,85岁,乏力、胸闷10余年,糖尿病史20年,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并多次入院给予改善循环药物治疗,均以好转出院,近2年出现双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入院检查提示:心功能、肾功能衰竭,给予扩血管利尿等治疗,略有好转。
查体:老年男性,神志清,精神差,轮椅推入门诊,双眼睑浮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行动迟缓,语言尚清晰,流泪、唾液分泌增多,颈部僵硬如板,心率:63次/分,律齐,血压:98/65mmHg,呼吸平稳。
辅助检查:心电图: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化验提示:肾功能不全。
诊断:心脏衰竭
肾脏衰竭
糖尿病(2型)
决定为其行针刀治疗的理由:
1.患者家属积极要求。
2.患者颈椎症状明确,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典型症状。
3.初步评估患者能够耐受治疗。
4.患者家属同意签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
治疗方法:
1.颈八针分两次治疗,首次治疗4点。
2.常规消毒,5%利多卡因以细小针头做局部麻醉。
3.戴手套,以直径0.6mm针刀,轻柔操作,点到即可。
4.3天后行第二次治疗,完成颈八针的治疗。
5.第三次治疗:颈3、4共四针。
6.第4次治疗:颈5、6共四针。
7.第5、6次双侧上颈部,每次四针。
目前只有这些治疗,下一步治疗计划,逐步完成颈部,至上胸段的治疗。
效果:第一次治疗后患者即出现双下肢水肿消退。第二次水肿减半,第六次后患者患者小腿水肿基本消失,仅剩足部的水肿,患者行动能力明显增强。
分析:迷走神经是第10对脑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在人体是脑神经中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脑神经,含有副交感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四种纤维成分。迷走神经自延髓发出,在颈部走行于颈内动脉、颈内静脉之后,在胸腔走行于肺根之后,然后随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腹部。迷走神经在颈、胸、腹部都发出许多分支,分布于呼吸道、心、肺、脾、肾、胰、肝及胃肠道等处。这些分支中有副交感神经成分,控制内脏活动;也有感觉纤维控制内脏的感觉。还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分布于喉粘膜及喉肌,控制发音。迷走神经损伤后,表现出许多生理功能失调,尤其对发音、舌咽和心跳影响更为显著。心迷走神经兴奋,其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Ach),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Ach与心肌膜上的M型受体结合后,使4期自动去极到达阈电位的时间延长;使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心率减慢。Ach能抑制房室交接细胞膜钙离子通道,使房室交接细胞0期上升速度和幅度减少,故房室传导速度减慢。Ach有直接抑制钙离子通道的作用使心房肌收缩力减弱,血压降低;Ach可加强心房肌细胞复极钾离子外流,使心房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缩短,因而是心房肌不应期缩短。
患者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腺体分泌增多等。但交感和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是相互影响的,所以治疗时,首先解除较强的颈部迷走神经的刺激,再治疗上胸段交感神经的刺激,使其达到平衡状态。以前曾认为严重心脏病是针刀的禁忌症,有很大的风险。所以这样病人要慎之又慎,做好评估及充分准备,以最小的刺激量治疗,不可强求。借用毛委员的话:以最小的代价夺取最大的胜利!借用高雨老师的话:安全第一,疗效第二。这个病例只是个案,仅供参考,希望没有误导大家。
医生简介:
刘宗亮,男,年生,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山东中医院疼痛科主治医师,山东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研究会神经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研究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针灸学会疼痛与神经运动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应用小针刀、火针、射频消融术、臭氧、手法整脊、中药等治疗以下疾病:颈椎病、头痛、头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腰肌劳损、骨关节炎、肩周炎、肢体麻木、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痛、足跟痛等。
疑难杂病方面:颈源性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病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顽固性胃炎、胃溃疡、慢性鼻炎、牛皮癣、过敏性荨麻疹、哮喘、部分糖尿病、腋臭、神经性皮炎、视神经萎缩、斑痣等疑难病。
精彩回顾课不容缓,针刀试听清爽来袭!
孙永强医生:在治疗疼痛一筹莫展时,不妨从整体力线入手
如何成为一个针刀名医
学针刀,解决临床难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xszl/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