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自年引进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后,共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万余例。发现该疗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真的很神奇!特别对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对于急性脑血管病早期及恢复期,可以起到快速恢复肢体与语言功能的作用。
典型病例王某,男,82岁,以“发作性心慌、胸闷2年余,再发加重伴头晕10余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后见胸闷不适,双下肢乏力,右下肢活动不利,需要掺扶才能行走。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入院查头颅MRI提示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急性期)。入院诊断:中医诊断:中风病(气虚痰瘀),西医诊断:1.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2.急性脑梗死。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入院后给予内科常规处理,并立即给予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日1次,共10天。患者治疗第三天,胸闷心慌发作明显减少,头晕好转,乏力减轻,可以独立行走。1疗程后,胸闷、心慌、乏力等症状全部消失,右下肢肌力恢复接近正常,痊愈出院。
三氧自体血治疗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疗效呢?
现代研究发现,该疗法具有三个激活、四个改善。从而起到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三个激活1.激活红细胞代谢,提高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促进组织对氧和ATP的利用。
2.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使血液中白细胞增加,噬菌能力增强,使T淋巴细胞增至%,T活性淋巴细胞增加70%。
3.激活抗氧化酶系统,提高血浆中6酮前列腺F1水平,增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减轻了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
四个改善1.改善血液流变学,使血液嗜碱性粒细胞上升,血液中游离肝素水平提高,使红细胞聚集性降低,变形能力增强。
2.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调节脑血管的功能状态。
3.改善血物质代谢,可以降低血糖,尿酸,胆红素,乳酸,可降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TA)和血栓素B2(TXB2)。
4.改善血管壁状态,血小板聚集性降低,血粘度下降,从而使血管壁状态得到改善。
哪些人群适合做三氧自体血疗法呢?
1、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血液粘稠度增高、周围血管硬化狭窄等。
2、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神经病变与糖尿病足,激发胰腺B细胞活性,促进胰岛素释放,改善胰岛素受体抵抗状态,促进胰岛素利用,从而改善血糖代谢。
3、慢性疲劳、亚健康、顽固性、神经性头痛、失眠等。
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纤维肌痛、多发硬化、风湿、类风湿,慢性结肠炎、鼻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
心血管科一病区简介
心血管科一病区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目前开放床位65张,有医护团队32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主管护师2人。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8人。设有危重症监护及抢救室、配有先进的中央心电监护系统、动态血压监测仪、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心脏除颤仪、免疫三氧治疗仪、多功能无烟艾灸仪等多种抢救及治疗设备;成立了河南中医药大学冠心病研究所、河南中医药大学高血压病研究所、河南中医药大学心衰研究室,为河南省防治高血压网络成员单位。依托中医内科学科成立了心血管病实验室,配备了血栓弹力图仪、全自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动脉硬化检测仪等科研设备。开展了胸痹心痛病(冠心病)、眩晕病(高血压病)、心悸(心律失常)等多种优势病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合理选用中西医诊疗手段,突出中医特色优势,注重病人整体调理与远期疗效,非药物疗法的应用,如针刺、脐针、电针、中药熏洗、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硬膏热贴敷治疗、平衡火罐、艾灸、隔姜灸、督姜灸、益心灸、耳穴贴压、整脊疗法、推拿、穴位按压(点穴)、药棒穴位按摩、穴位注射、放血疗法、康复养生操、降压操、眩晕康复操、辨证施护、辨证施膳、心理疏导等,临床疗效显著。目前开展了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初步证实中医药能够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除或减轻冠状动脉狭窄,使部分冠心病病人免除了介入治疗的负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xszl/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