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统计,心衰是65岁以上人群入院的首要原因。心衰患者的长期预后差,五年生存率不足50%,其致死率是乳腺癌、肠癌等疾病的2~3倍。
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考虑心衰?
患者在出现心衰表现后,如轻度运动就呼吸困难、夜间平卧时气喘咳嗽等,或体格检查发现肺部罗音、双侧踝关节水肿等,就要考虑是否是心衰造成的。
一旦出现医院就诊,以查找心衰的原因,及时进行规范化治疗。
心衰是可防可治的
治疗心衰的关键是及早治疗,心衰防治指南指出,应将心衰的防治关口向前推移。心衰防治指南将心衰分为四个阶段:
A期指出现了危险因素,如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但还未出现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
B期指患者已发生心肌梗死,心脏结构也出现改变,但还没有心衰症状。
C期指心脏结构已改变,也出现了心衰症状。
D期就是治疗时需采取特殊方法,如长期静脉应用血管扩张药物等。
心衰患者的心脏非常脆弱
专家表示,心衰患者的心脏要比正常人脆弱得多,很容易因各种原因再次入院,如食盐摄入增加、呼吸道感染以及发热等,因为这都会使心脏的负担增大。
还有些导致心衰患者住院的原因,连医生都不一定想得到,如重度雾霾天气就能使心衰患者增加。
脑梗后要预防心衰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一说起脑梗就会想到身体残疾,很少与心衰联系起来。
心脏和大脑对血液的需求都非常迫切,所以血管疾病大多都会在心脏和大脑上表现出来。
脑梗的发病基础是脑部血管出现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等,当斑块完全堵塞血管或斑块破裂引起血栓时就会使相应部位的大脑持续缺血,引发脑梗。
由于冠心病与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相同,所以出现脑梗时可能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冠心病。
脑梗可能伴发心衰
有的脑梗是其他部位的血栓随着血液循环到达了脑血管,从而引起堵塞,而血栓的来源就是心脏。
心脏部位的病因包括房颤、二尖瓣疾病等,这些慢性心脏病发展的最终阶段是心衰。
脑梗患者发病后会使运动量下降,这也会使已有的心脏疾病加重,从而导致心衰的出现。
因此,脑梗与心衰有着密切联系。有数据表明,10%~24%的脑梗患者会出现心衰。如果脑梗并发心衰,其死亡率要比普通脑梗高两倍以上。因此,脑梗患者一定要积极预防心衰。
脑梗患者如何预防心衰?
出现脑梗后要检查是否还有心脏类疾病,可进行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以查看是否出现房颤、瓣膜性心脏病等。当出现胸闷等症状时也要做心脏CT检查,看有无冠心病。
查出上述心脏问题后还要警惕有无心衰,心衰的表现包括下肢水肿、平躺时呼吸困难或干咳以及尿少、胸闷、心慌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xszl/8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