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你意想不到的心梗预兆
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心绞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还有人伴有出汗、恶心等。但有时心梗也会出现不典型症状。1脚底疼痛一位山东老人因急性心梗发作入院,放入支架后,老人告诉医生,他过去走一会儿路就脚底生疼的问题,居然没有了。另一位患者在开通血管后也反映:“以前走路就像走在蒺藜上,走一步挪一步,疼得满头冒汗。做完手术,马上没事了。”这种症状虽然不多见,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心脏报警的途径有时也是千变万化的。2左上肢无力孙先生平时开车很多,在一次驾驶时突然发觉左侧肩膀和左上肢又酸又麻,胀得难受,握着方向盘却使不上劲。按摩没用,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等查了一圈也没发现什么,最后他在心内科找到了问题,右冠脉50%狭窄。考虑到左臂症状一直无法缓解,孙先生选择做支架,进行血运重建,术后,症状果然没有了。3突然变懒、乏力这个症状在高龄老人中比较常见。他们常常没有其他不适,唯一的感觉就是嗜睡、犯懒、乏力不想动。如果无法查出其他原因,需警惕“无痛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建议到心内科就诊。4肩胛骨疼一位女性患者,总说她的肩胛骨好像漏风一样,在排除了类风湿之类的问题后,发现还是心血管问题。治疗之后,疼痛也随之消失了。当出现肩膀疼、后背疼,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休息后缓解,也要怀疑心梗。5脐周疼痛某天清早,老高出门遛弯,一回来就开始肚子疼,主要集中在肚脐周围,且越来越重。到医院急诊,医生高度怀疑是心绞痛,后经冠脉造影,确诊右冠脉%闭塞。经过血栓抽吸治疗,心肌供血恢复,老高的脐周疼痛也消失了。上腹痛可能是下壁心肌梗死的症状。一些胃肠道功能障碍,如腹痛、恶心、呕吐等,尤其与活动相关时,要考虑心肌缺血,应及时就诊。6胸口束缚感有患者一直反映胸口有束缚感,就像被缠了一圈透明胶带。排除肺部问题后,在心内科检查发现,实际是心血管堵塞导致心肌缺血所致。经过针对性治疗,束缚症状消失了。当出现胸部不适,尤其是伴有面色苍白、冷汗、恶心、憋闷感等,更要考虑急性心梗。7牙痛患者起初只是经常出现左下颌牙痛,在口腔科检查多次,都找不到原因。之后发现是心肌缺血引起,只要牙痛一发作,含服消心痛,一两分钟就缓解。后来做了手术打通了血管,从此牙痛消失。出现牙病后,牙医多会建议拔除,而拔牙所使用的麻药有收缩血管作用,会令心肌缺血状态雪上加霜,严重时可导致猝死。出现短时间的牙痛,通常持续3分钟左右,并在1周内反复发作,劳累、激动时常常加剧,就要怀疑是心梗。当心梗高危人群出现牙痛,应先排除心脏问题。8双耳突聋老黄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工作累,应酬多。一次突然失聪,只左耳残存一点听力。又过了一段时间,单位体检,老黄查出心脏冠脉堵塞,积极治疗后,血运恢复,左耳听力竟然也恢复了。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心绞痛患者不少都出现了听力下降或双耳嗡嗡作响,这些症状在术后都有缓解或消失。7个变化反映心脏好不好
1脖子变粗一般脖子粗的人,其体内的血脂、血压指标相对其他人高,更容易患高血糖症和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症,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导致心脏缺血缺氧。判断自己是否粗脖子,男性只要颈围不超过39cm,女性不超过35cm都属于健康范围。2舌下血管发黑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心脏的健康状况可以从舌头反映出来。当舌下静脉曲张发黑,有瘀点的时候,就要提高警惕,可能是心脏功能异常引起的静脉迂曲。不过不是所有的舌下血管发黑都和心脏有关,如果发现身体不舒服,可以通过心脏血管造影检查出来。3嘴唇发紫嘴唇发紫,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嘴唇是脸部最脆弱又敏感的部位,其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一旦心脏缺血或血液循环不通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乌紫色。如果是心脏病引起的嘴唇发紫,医院检查血氧饱和度,再进一步治疗。4下颌疼引起下颌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外伤、感染、牙痛和冠心病引起的绞痛。心绞痛发生时,其疼痛部位不会只局限于胸部,它会呈放射状发散到上肢以及下颌咽喉处。5脸上浮肿有心脏病的人,射血功能变弱,血液淤积在外周毛细血管,当压力增加时会进入组织间隙,引起面部浮肿。如果脸部浮肿一直未消退,用手指按压皮肤很难弹起来,应该考虑是否心脏病。6眼睑黄色瘤眼睑黄色瘤是一种脂质代谢异常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通常在上、下眼睑内眦处长出针头般大小的丘疹。研究表明,睑黄瘤患者发生心脏病的几率高出正常人48%,主要因为体内胆固醇过高,造成血脂堆积,动脉血管硬化引发冠心病。7头皮出汗出汗本是人体正常体温调节的生理表现,但如果在平静的状态下,头皮、颈部、背部仍在大量流汗,就要小心心脏是否超负荷工作了。心脏累到极限时,血液输出量大量减少,神经过度活跃,增加排汗量,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感觉到大汗淋漓。倪海厦老师示范背部撞墙功
撞墙法又名靠山功,也叫虎背功,简称撞墙。它是杨式太极拳不传之秘,过去都要正式投门拜帖的弟子才能得到真传。经方大医倪海厦老师在世的时候强烈推荐过的功法,可以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图为倪海厦老师亲自示范背部撞墙的动作倪海厦老师曾经说:背部撞墙法是清理心血管内壁垃圾的一种最简易方法,如果大家都掌握了这个方法,西医的心脏科就可以关门歇业了。再也不会有人去做什么搭桥手术了。现如今,这种简单易行的养生妙法已经被广泛推广,不论是在公园中晨练的中老年朋友,还是台湾政界人物宋楚瑜、商界名人王永庆都很热衷于撞墙。台湾富商高寿92岁,秘诀就靠它!台湾前首富王永庆,直到80岁,还能跑米,曾留下36分30秒的纪录,他养生的方法就离不开这撞墙功!80岁以后,由于身体不适合长跑,王永庆改练撞墙功,日日不息。王永庆常做的撞墙功,就是以背对着墙撞上去,据说撞墙会使全身的气再循环。当然,王永庆先生开始得晚了一点,虽然没有活过一百岁,但也高寿92岁!▲图为台湾前首富王永庆老汉每天“撞墙”数百下坚持15年后,白发变黑!福建漳州的老汉连水德,年轻时是出了名的“药罐子”,60岁时却上了漳州市“健康老人”名人榜,更神奇的是他的白发竟然还返黑,他说这得归功于他的“撞墙养生法”。提起连水德的撞墙运动,还有个由来。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老连从报纸上得知台湾富商王永庆撞墙健身后,顿时眼前一亮。“人家王永庆73岁还坚持撞墙,看来这是不错的健身方法,既节省时间,还不要花本钱,我想我也能做得到。”如今,老连每天都要“撞墙”健身,15年来雷打不动。15年的“撞墙”生涯,让他从邻居口中的“黄酸人”(闽南话中指“体质虚弱的人”)变成了“福相貌”(闽南话中指“气色很好、很精神”)。▲图为连水德(右)在撞墙养生。背部撞墙:撞走百病,养出长寿!撞墙养生如此受欢迎,而且已经有人亲身试验,并坚持十几年现身说法,那么,撞墙养生到底有哪些好处呢?打通全身血脉、强身还防病人体背部的脊柱及脊柱的两侧,分布著丰富的神经和许多重要穴位,与四肢、脏腑有广泛的联系。中间的督脉是人体阳气的总水库,是保证人体生命力旺盛的总源头,两侧的膀胱经是人体内最长、穴位最多的重要经络。每天坚持刺激背部组织上的经络,能促进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和消化功能,大大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现代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进行户外锻炼,那就利用家中或办公室的墙,一样可以起到锻炼的作用,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离墙15~20公分站立,全身自然放松,用背部向后撞击墙壁,待身体弹回后,再撞击,约一秒锺撞一下,并随看撞击的节奏自然呼吸。撞击时,动作要有力但不可过猛,要协调均匀。碰撞的顺序依次是:背的上部、下部、腰、左右肩胛、左右侧背部,争取整个背部全部撞到。当撞击上背时,可以刺激到主治肺部疾病的肺俞穴、主治心脏疾病的心俞穴、能宽胸理气的督俞穴以及理血、宽中、和胃的膈俞穴。当撞击下背部时,可以刺激主治肝脏疾病的肝俞穴和主冶胆囊疾病的胆俞穴,还有健脾、和胃、化湿的脾俞穴等等。撞击左右肩胛上的穴位,对治疗头部、面部疾病、颈椎病、肩周炎有特效。撞击背的侧部,能够宽胸理气、治疗肋间疼痛。还可以尽量挺胸,向后撞击颈肩部的大椎、风门等穴位,可以治疗颈椎病、颈肩综合症。背部撞墙法虽然很简单,但在锻炼过成中也应该注意做到循序渐进。一开始可以先撞击5~10分锺,渐渐地增加到30分钟左右,撞击到背部已明显发热,这时背部的各个穴位及其所属的脏腑都得到了有效的保养,从而极大地激发出了防治疾病的巨大潜能。一般撞击后背几分锺后,就会有打嗝、放屁等情况出现,这是体内脏腑排泄废气的结果。这是背部撞墙法特有的通络顺气的功效,这不是简单地做做背部按摩、推拿能与之相比的。另外,撞墙震动了脊椎,令整条脊椎都处于震颤状,相当于正骨,调整了不正的关节、筋腱、纤维等等。脊椎通大脑、脑髓,能打通所有与脑部相关的经络、神经、血管等等,对脑部相关疾病的治疗极有帮助。实践证明,只要坚持按照这种方法锻炼,都可以收到特别明显的效果。有的人颈椎病、腰痛明显好转;有的人治好了多年的慢性咳嗽;特别是一些长期吸烟的人,通过对背部及肩胛下的肺底部的撞击,排出了堆积的很多积痰、细菌、污染物;如果遇上感冒,背部撞击后会觉得感冒的症状明显减轻;坚持的时间长了还会有明显的降血压、治便秘、冶哮喘、治失眠等许多意想不到的功效,甚至还能矫正驼背。用背部撞墙法强化身心,既方便,又疗效显著,最大特点是就地取材,你可以随时在家中或办公室里找到一面墙来锻炼身体。朋友们不妨在百忙之中每天抽出半小时来为自己的身体加油、充气,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取得良好的功效。撞墙养生,必须注意三件事!1、撞墙不是主动用力去撞,而是全身放松,自然倒向墙壁,主动用力去撞是错误的做法。2、年纪大的人可以只撞3~5分钟,而对患有严重心脏病、尚未明确诊断的脊柱病、内脏下垂、血压过高、晚期肿瘤等症的病人,则不宜用此法锻炼。3、撞击背部时,有少数人会有头晕、头胀、头痛等不适感觉,这是人体经络调整的正常现象,不要担心,只要酌情控制撞击的时间及力度,这些症状会渐渐地消失。大医精诚倪海厦长按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yzl/7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