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震波的简历
一、震波家族历史
震波家族很早以前就用于疾病的治疗啦!震波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用于泌尿系或胆道结石的碎石治疗,随后人们慢慢发现,震波治疗区域的组织恢复快、新生血管数量多。90年代后,震波逐渐应用于肌腱炎、骨折康复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受此启发,年瑞士首先研制出心脏震波治疗系统(简称CSWT),其能量仅为碎石治疗的1/10,极大地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与此同时,震波所诱发的血管再生效应却丝毫不逊色,在严重冠心病、顽固性心绞痛及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领域,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二、自我介绍
开拓冠心病治疗的新视角!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仍在逐年攀升。医学工作者已经寻找到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来与之抗衡,挽救了无数冠心病患者的生命,目前优化的药物、冠脉介入手术(支架或药物球囊)、外科搭桥手术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三板斧”。但随着患病时间延长和社会老龄化加剧,顽固性心绞痛和缺血性心肌病造成的生活质量降低和社会功能丧失,逐渐成为幸存冠心病患者的噩梦。
无论是药物溶栓、冠脉介入手术还是外科搭桥手术,均着眼于打通闭塞的冠状动脉,使得心脏恢复血流供应。但高龄、复杂的内科情况、多重用药的困境、反复手术所致的创伤,都可能使得患者难以再次承受心脏手术,治疗上如履薄冰却收效甚微。比如,我们曾经遇到一位65岁、家族性高脂血症的患者,已经接受了2次搭桥手术、1次支架手术,经过充分地药物治疗,仍再次出现了心绞痛症状,复查冠脉造影发现患者仅剩1根桥血管维系生命,其余桥血管闭塞、支架内%再狭窄。由于治疗手段匮乏,患者将不得不面对频繁心绞痛带来的恐惧和沉重的心理负担。
面对传统治疗手段的困境,心脏震波治疗(CSWT)应运而生,不再执着于强行开通慢性闭塞的血管,而是转换视角、放眼于人体的血管再生能力,发掘心脏自身的代偿机制,更为生理地改善心肌供血、代谢及功能,结合精准的靶向定位系统,针对性解决缺血引起的心绞痛、心肌功能障碍,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重建心脏的微循环,安全无创伤!CSWT利用超声波的物理学效应,促进细胞分泌血管生长因子,直接诱导治疗靶区域毛细胞血管萌芽、生长;与此同时,骨髓干细胞也被募集于治疗靶区域,实现血管再生。动物试验中可观察到,接受CSWT治疗后血管数量、毛细血管密度均明显增加,局部微循环得以重建,进而使得治疗靶区域的血流灌注和心肌功能均明显改善。相比与传统的冠脉介入或搭桥手术,CSWT在安全性方面具备绝对优势。首先,对于患者而言,不增加新的创伤,在门诊即可完成治疗、无需住院。其次,治疗过程安全舒适,各项临床试验中罕见不良反应,仅个别患者在治疗中会感到胸壁刺痛,通常都可以耐受,或者减低治疗能量后即可缓解。最后,CSWT仪器操作非常简单,您只需要放松地听听音乐或者美美地睡上一觉,就可以完成治疗啦!当然,我们也会有医生和护士在旁监测,为您保驾护航哟!
有效缓解心绞痛!随着心脏微循环的逐步恢复,冬眠心肌逐渐“苏醒”,心绞痛发作减少,使得心脏恢复活力,帮助患者摆脱疼痛的束缚,提高运动耐力;同时,有利于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家庭,重新恢复乐观积极的心态。心脏震波治疗的效果,通常于治疗后1-3个月开始显现,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更加明显。但CSWT作为传统治疗的补充,以缓解症状为目的,并不能替代药物、介入或外科手术,不能预防心脏病发作,亦不能延长心脏病患者寿命。治疗前需要遵从医生的指导,接受充分的药物治疗和客观评估,只有科学的方案,才能够使得各种措施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三、治疗方法
心脏震波治疗(CSWT)是利用超声定位,依靠心电图门控技术触发,通过仪器下端的水垫及超声耦合剂,向心脏治疗靶区域释放脉冲式声能量(震波)。治疗前需要借助于负荷超声心动图或负荷心肌核素显像检查,明确心脏缺血节段、制定震波治疗靶区域。如果存在多个缺血节段,则选择缺血最严重或功能最重要的节段进行治疗。CSWT目前主要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特别是搭桥术后)及缺血性心衰患者,暂不适用于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功能衰竭)。
我院CSWT所采用的是标准治疗方法,总疗程3个月,共9次治疗:每月1个治疗周,每个治疗周内应用3次CSWT(隔日1次);休息3周、再重复,每次震波治疗约90分钟。该方法由日本团队首创,经过充分的细胞试验和动物试验,摸索出最佳治疗能量和点击数,并已广泛应用于心绞痛和缺血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充分验证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成为国际上公认的CSWT方案。
短周期治疗法由国内首创(昆明中心),延用了标准治疗法的能量及点击数,将9次震波治疗集中于第1个月的3个治疗周内,以方便患者接受治疗、提高依从性。短周期疗法已在国内应用10余年(昆明中心),经过科学严谨的临床试验及长期随访观察,其效果并不逊于标准治疗法,现已逐渐被国内其他中心所接受。此外,CSWT其他的新方案也在不断摸索中,如针对心衰患者的多靶点治疗、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梗死后2-4周)的多区域治疗等。
专家团队
何青主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心脏病学会委员(FACC)、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心血管杂志》主编,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老年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在国内率先开展心脏震波治疗。
刘兵主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内科学博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编委,擅长冠心病介入、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诊断及治疗。
医院震波特色门诊——周三上午
医院心脏震波治疗团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yzl/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