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病房访视手术患者的时候,有个PCI术后半年的大爷问我那个阿司匹林到底是该什么时候吃?因为他是在社区办的特殊门诊,社区医生可能没有给他解释清楚。我在给他解释清楚以后,我想可能这不是一种偶发情况。
所以今天在这里想和各位护士老师们一起讨论一下关于冠心病常用口服药的服药时间,以方便大家日后与患者沟通解释。(因为冠心病的用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所以冠心病的用药方案不在今天讨论范围之内)
根据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二版)将冠心病常用药物分为三大类,
一.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类药物:
1.抗血小板类—代表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2.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等
3.他汀类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4.抗凝药物—华法林,达比加群脂胶囊(泰毕全),利伐沙班片(拜瑞托)
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二.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类药物
1.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等
2.硝酸酯类--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欣康、依姆多)
3.钙通道阻滞剂(CCB)--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
三.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因为上面三类药物有重叠的内容,我将按药物作用类别对具体常用口服药物的时机进行说明。
一抗血小板类1.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平片口服后,对胃部刺激较强,容易造成胃黏膜损伤从而诱发胃出血,现已不常规推荐使用。
目前临床上一般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mg/片,推荐用法一日一次。阿司匹林肠溶片,大部分肠溶剂型呈PH值依赖性,在胃内酸性环境中基本不溶解,到达十二指肠后在肠道的碱性环境中才开始溶解。
如果餐后服用,药物在胃内滞留时间延长,则会导致一部分药物从肠溶包膜中析出,从而刺激胃粘膜。滞留时间越长、胃内PH值越高,药物析出越多。
空腹服用,由于胃内酸性环境强,药物不容易溶解,且空腹服用后胃排空速度快,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可减少对胃粘膜的损伤。所以空腹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佳。
通常情况下,人体早上06:00-12:00血液黏稠度较高,血压、心率水平也较高,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间段。而且早上起床后直立位服药,药片可以减少与胃粘膜的接触,较少出现胃肠道反应。因此,为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效果,减少胃肠道反应,早上直立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较为合适。
综上:阿司匹林肠溶片,空腹服用,晨起直立位服用最佳。
2.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泰嘉、帅泰),替格瑞洛片(倍林达)
指南及药品说明书未给特定的用药时机
二他汀类降脂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口服他汀类降脂药物包括:
1.阿托伐他汀(立普妥、阿乐、优力平),
2.瑞舒伐他汀(可定、托妥等)
这两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他汀类降脂药说明书中并未说明特定用药时间,而是指出本品可在一天内任一时间服用,且不受进食影响。但由于胆固醇合成酶有昼夜节律,肝脏在夜间合成胆固醇能力最强,因此建议在晚间或临睡前服用他汀类药物,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综上:他汀类降脂药,夜间或睡前服用为佳。
三抗心绞痛类目前临床上常用口服抗心绞痛药物包括
1.钙离子拮抗剂CCB—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
2.硝酸酯类—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欣康、依姆多),
3.β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
通常情况下,人体早上06:00-12:00血液黏稠度较高,血压、心率水平也较高,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间段。心绞痛发作高峰亦与之相关,,而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存在昼夜节律性。这些药物若在上午使用,可明显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血管时间段额发生,而在下午服用的作用强度不如前者。
综上:抗心绞痛类药物,晨起服药,效果最佳,可掰开服用,但不能咀嚼或压碎,服用时应用至少半杯水送服。
四抗凝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口服抗凝药物包括:
1.华法林
服用华法林的患者,需要定期抽血检查凝血指标,规律监测INR,晚上服药为宜,饭前饭后均可,因华法林受其他药物影响较大,故尽量选择不去其他药物同服,且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用。
2.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片(拜瑞托)
规格:10mg15mg20mg
利伐沙班吸收迅速,服用后2~4小时达到最大浓度(Cmax)。
利伐沙班服药方式与剂量有关:
不管是在空腹还是在饱腹状态下,10mg片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高(80%~%)。进食对利伐沙班10mg片剂的药效无影响,因此服用利伐沙班10mg片剂的时间不受就餐时间的限制。
空腹条件下服用20mg片剂之后,由于吸收程度降低,口服生物利用度为66%。利伐沙班20mg片剂与食物同服之后,与空腹服药相比,最大药物浓度升高76%,提示几乎完全吸收,有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利伐沙班15mg、20mg应与食物同服
综上:利伐沙班10mg片剂可与食物同服,亦可单独服用
利伐沙班15mg或20mg片剂应与食物同服
3.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片(泰毕全)此药无特殊要求。
五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目前我国冠心病的治疗以AHA/ACC、ESC以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的指南为依据,结合医师临床经验,呈现以西医西药治疗为主的模式。然而,冠心病危险因素较多,病理生理过程也与人体自身免疫密切相关,西药治疗靶点单一,对疾病很难进行全方位的干预,此时,以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则在治疗方面表现出诸多优势。首先是中医中药的整体性优势,冠心病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临床症候群,对冠心病的长期药物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二版))
临床实际工作中,用于冠心病的中成药较多,而目前对相关中成药的服药时间没有具体特别要求,我们一般会指导病人服用中成药时与其他西药隔开服用。
注:
1.以上所有药物服用时间针对某一单种药品而言的推荐服药时间,而冠心病患者大都合并其他疾病,需考虑配伍及病人接受度及综合获益,故需由专科医师制定相应的用药方案,切不可生搬硬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2.本文在成文过程中,由于自身认识有限,得到了我科室刘童老师、王浩老师、高明老师、张珍珍老师的无私帮助,他们都在冠脉介入及临床领域耕耘多年,有着丰厚的临床知识,在这里向他们表示感谢。另外还有由于自身知识储备有限,本文还有许多细节值得商榷,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1.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二版)2.临床实用药物手册3.临床药理学(第六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zqgxbzl/7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