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引言:
心力衰竭(心衰)和癌症是全球面临的两大公共卫生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和心房颤动等疾病的日益增多,进一步推动了全球范围内心衰患者的流行。心衰临床管理的改善进一步延长了心衰患者的寿命,并增加了非心脏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相关性。最近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癌症是心衰患者非心脏死亡的主要原因。除了两者有共同的风险因素,如糖尿病、吸烟和血脂异常,还有一种假设认为心衰是一种致癌性疾病,这可能是心衰时神经激素的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全身病理过程(如炎症和氧化应激)、常见的遗传易感性以及癌症和克隆性造血有关。因此临床迫切需要减轻心衰患者癌症负担的预防策略。
实验和临床数据均表明,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多种潜在机制具有化学保护作用,包括抑制甲羟戊酸途径、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特性。迄今为止,很少有研究评估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心衰患者的癌症风险和癌症相关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因此,该项队列研究中,旨在研究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心力衰竭患者的癌症风险和癌症相关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和结果:
使用既往全香港临床信息登记表中的数据,在年-年所有符合条件的心衰患者(n=)中确定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加权的反向概率用于平衡他汀类药物非使用者(n=)和他汀类药物使用者(n=)之间的基线协变量。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竞争性风险回归,用以评估与他汀类药物使用相关的癌症风险和癌症相关死亡率。在所有符合条件的受试者中,平均年龄为76.5±12.8岁,男性占47.8%。在4.1年的中位随访中(四分位范围:1.6–6.8),有例(12.7%)被诊断为癌症。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不使用相比)与癌症发病率降低16%[多变量调整的亚分布危险比(SHR)=0.84;95%CI0.80–0.89]。这种与癌症风险的反向关联是时间相关性的;与短期使用他汀类药物(3个月-2年)相比,调整后的SHR在2-4年的使用中为0.99(95%CI,0.87–1.13),在4至-6年的使用中为0.82(95%CI,0.70–0.97),在大于6年的使用中为0.78(95%CI,0.65–0.93)。他汀类药物使用者十年癌症相关死亡率为3.8%,非使用者为5.2%(绝对风险差,-1.4%[95%CI,-1.6%至-1.2%);调整后的SHR=0.%CI,0.67–0.81)。
图形摘要: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心衰患者发生癌症的风险和癌症相关死亡率显著降低相关,且临床亚组和敏感性分析的结果一致。他汀类药物对癌症发展的潜在保护作用值得在未来的随机研究中进行评估。
图1:研究队列流程图
他汀类药物使用者:指在索引日期后至少连续90天使用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非使用者:指从未使用过他汀类药物或在指数日期后连续使用他汀类药物不足90天。
表1治疗加权反向前后的基线特征
表2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对发生癌症和癌症相关死亡风险的影响
表3他汀类药物使用持续时间对他汀类药物使用者发生癌症和癌症相关死亡风险的影响
结论:
在这个大规模的基于人群的心衰患者队列中,我们证明了偶发癌症并不少见;值得注意的是,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降低癌症风险和癌症死亡率相关。这些发现对减轻心衰患者的相关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他汀类药物对癌症发展的潜在保护作用值得在未来的随机研究中进行评估。
文献译自:10./eurheartj/ehab
复旦大医院心内科专家门诊一览表
注:周一至周六均有专科门诊
温馨提示
台风袭,请留心;外出归,莫逗留;烟花调皮,平安是福!
第79期
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yzl/8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