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渣鼻中医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05.html一场悲剧过后,“耳褶征是冠心病先兆”的说法这两天再次被翻了出来。一句话重点:临床上从未把这道褶用作筛查甚至“预测”冠心病的正式指标。说得更直白点——耳垂上的褶和心脏病的关系其实没那么确切,普通人不必过分重视。DOI:10./j.issn.-..03.所谓“耳垂皱褶征”其实就是心内科医生说的“Frank征”,是一个近50年前提出的概念,但到今天,这道褶的成因还停留在假设阶段:——首先,年纪越大的人越容易出现耳褶,同时年纪越大自然也越容易患心脏病,如果就这么把耳褶和心脏病联系起来有点不合适;——有人认为这道褶和遗传、血管弹性等有关,但仍没法确认它和心脏病的直接关系;——最尴尬的是,还有研究者发现,[允悲]总结一下就是:目前还真不能说耳褶和心脏病直接“相关”。------------那普通人能不能把这道褶当成早期识别冠心病的指标?最好也别。这里得科普一个概念,就是检查的。在现实世界里,疾病的筛查指标是一个慎之又慎的东西,如果说“灵敏度”代表了一种检查方法“不漏过坏人”的能力,那“特异度”看重的就是“不冤枉好人”。如果一项指标的特异度不高,就会有大量健康人被误认为患病——也就是所谓的“假阳性”,俗称误诊。我们现在用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就拥有相当高的特异度水平,否则试想一下,假若大量未感染者被误报为核酸阳性,将是多么大的一场混乱。可惜,把“耳褶”作为冠心病的标志就是一种特异度相当低的方法。在比较大的研究里,这个方法的特异度是67%;而在国内近年的某些研究里,这个数字甚至低到了32%。结合当前国内冠心病的患病率,做一个简单的估算就能发现一个更尴尬的事实——“耳垂上有褶”的人里绝大多数都是没病的。那些让人担心的耳垂,很可能是“被冤枉的好人”。-----------假阳性意味着无谓的后续检查和心理负担,意味着耗费金钱和医疗资源,还有人反而会因为没有那道褶就放松了警惕——可看耳垂预测冠心病的灵敏度也只有62%而已。这也是为什么预防医学界反对一味扩大体检项目,呼吁把那些不靠谱的检查从套餐里拿下来。关心他人的人,心里都有一朵小红花。不过,我们都得找到好的方法。医学对耳褶征的研究已经转为把它当成一项“辅助指标”,和它比起来,年龄、超重、“三高”、烟酒才是冠心病明确的危险因素。对没有症状的人来说,减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尽量戒烟戒酒,就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而一旦有过胸闷胸痛心悸,别管什么褶不褶,直接去心内科就诊,那时候医生开出来的检查,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预防从不是一味贪早求全,医学的首要原则,其实应该是“不伤害”。------------ref:1.郭宇超.耳垂皱褶征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32():-.2.冯静,邹爱春,潘黎明,等.不同临床评分结合耳褶征对于预测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初步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06:67-70.3.ElliottWJ.Earlobecreaseandcoronaryarterydisease.1,patientsandreviewoftheliterature.AmJMed,,75:—.4.SapiraJD.Earlobecreasesandmacrophagereceptors.SouthMedJ,l.84:—.5.ShoenfeldY,MorR,WeinbergerA,eta1.Diagonalearlobecreaseandcoronaryriskfactors.JAmGeriatrSoc..28:—.6.《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要点解读[J].中国心血管杂志,,25(05):-.作者:微博十足目透明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zyzl/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