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9日,第十九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CAFS)在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大连举行。本次论坛集结了众多电生理治疗领域专家,对房颤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与探讨,包括房颤的综合管理、消融治疗、抗凝治疗等内容,为线上线下的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多方面地展现了我国房颤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
本次关于房颤研究的最新进展报告跨越全天,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由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医生分别进行主持和汇报,现整理会议中的精彩内容,以供读者共同交流与学习。
Session1
本场由中医院张澍教授、医院韩学斌教授、大连医院杨延宗教授、医院杨杰孚教授主持,由吴以岭教授、陈义汉教授、黄从新教授、马长生教授、郑哲教授,针对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心脏病学原始创新内容、房颤综合管理急需回答的问题、房颤治疗研究进展、内外科联合房颤消融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吴以岭教授介绍了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的有关内容,从理论、机制、疗效等方面展开论述,首次构建脉络学说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的重大理论突破,阐明了血管病变“由外至内”和“由内至外”的发病规律。吴教授指出,通络保护内皮细胞是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并研制出参松养心胶囊组方和芪苈强心胶囊,获得国内外的一致认可。他的研究将中医传统理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重大原创成果,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示范。
陈义汉教授介绍了心脏病学原始创新内容,首先回顾了百年来心血管领域的里程碑式事件,如循环系统的发现、心电图机的发明、重大心血管疾病药物研发等重大事件,接着阐述了基础心脏病学领域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基础理论支撑乏力,技术瓶颈尚未突破,对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认识肤浅。陈教授指出,我们需要走中国特色的医学创新道路,打造医学创新的中国模式,转变为医学创新的强国。
黄从新教授阐述了房颤综合管理亟需回答的问题。黄教授表示我国房颤患病率及疾病负担被严重低估,对于房颤患者的综合管理,ESC指南提出诊断-评估-治疗的新模式,由“CC”路径向“ABC”路径过渡。另外,目前房颤筛查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筛查工具的规范使用、卫生经济学研究缺乏等。对于房颤的卒中预防方面的问题,黄教授也再次强调了合理应用口服抗凝药的重要性,此外,黄教授指出,应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moson1980.com/gxbrhzl/8119.html